卢秀燕子弟兵出来表态,郑丽文不是其支持的对象。10月13日,被称为卢秀燕子弟兵的黄健豪表示,若要世代交替投罗智强,若要安心可靠重要的人就投郝龙斌。罗智强个人战力无庸置疑,四大公投,全台宣讲,面对大恶罢,除守在“立院”,罗智强是真的战力,若追求党主席要世代交替及具第一线战力的党员,应该给罗智强。 当然,黄健豪也提到支持郑丽文的党员不少。很多人都说郑丽文有战力,但在他看来,所谓的有战力,不能只是在政论节目里痛骂民进党就算数。 黄健豪点出了郑丽文的短板。他说郑丽文没有担任过其他中央或地方公职首长的经验,也从来没有帮国民党赢过选举。现在要让她接手国民党这么一个复杂又庞大的组织,这份履历实在显得苍白无力。 对比之下,黄健豪觉得郝龙斌在这方面比郑丽文强太多了。郝龙斌有过地方执政的经验,也在国民党内担任过重要职务,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履历厚度都不是郑丽文能比的。 所以黄健豪最后总结,这次国民党主席选举,不用考虑太多其他选项,罗智强和郝龙斌这两个人里选一个就行。 其实黄健豪的表态也反映出国民党内不少人的想法。很多党员都觉得,国民党现在最需要的不是只会在镜头前骂人的“嘴炮战力”,而是真能做事、能扛事、有实际经验的领导者。 罗智强的优势在于年轻,能代表世代交替的需求,而且之前在街头宣讲、公投造势这些实战中积累了不少人气,基层党员对他的“战力”有直观感受。尤其是面对民进党常年的舆论攻击,罗智强敢冲敢拼的风格,让不少想改变国民党现状的党员看到了希望。 而郝龙斌的优势则在于稳。他有过台北市市长这样的地方执政经历,也在国民党内经历过多次重要事件的考验,处理组织内部事务、协调各方关系的经验比罗智强更丰富。对于那些担心国民党陷入混乱、希望求稳的党员来说,郝龙斌的“安心可靠”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再看郑丽文,虽然有一批支持者,但她的短板确实太明显。没有公职首长经验,意味着她可能不熟悉行政运作的流程,也缺乏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没赢过选举,说明她在选区经营、选民沟通这些关键环节上,没有经过实战检验。国民党现在本身就面临选情低迷、组织松散的问题,要是选一个履历单薄的领导者,很可能无法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而且国民党这个组织盘根错节,既有资深大佬,也有基层党员,还有各地的地方派系,要把这么庞大的体系整合起来,需要足够的威望和经验。郑丽文在这方面的积累显然不够,就算她在政论节目里再能骂,也没法直接转化成管理组织、赢得选举的能力。 黄健豪作为卢秀燕的核心团队成员,他的表态也被不少人看作是卢秀燕阵营的一个信号。虽然卢秀燕本人还没公开支持谁,但黄健豪的观点已经很明确,就是不看好郑丽文,倾向于在罗智强和郝龙斌之间做选择。 这种选择背后,其实是国民党内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歧。选罗智强,意味着要走更激进的改革路线,推动世代交替,试图吸引更多年轻选民;选郝龙斌,则意味着更倾向于稳健过渡,依靠有经验的老将稳住局面,先解决眼前的困境。 但不管是选谁,有一点是共识,就是不能选一个只有“嘴上战力”、却没实际能力的领导者。国民党已经吃过多次选举失败的亏,要是这次再选错主席,很可能会在民进党面前进一步失去竞争力。 所以黄健豪的表态,不只是个人观点的表达,更像是给其他党员提了个醒。他把郑丽文的短板摆出来,把罗智强和郝龙斌的优势讲清楚,就是希望大家在投票的时候,能更理性地考虑国民党的未来,而不是只看谁在节目里更会骂、谁的口号更响亮。 毕竟国民党现在需要的不是“网红型”的领导者,而是能真正带领并且走出低谷、在选举中打胜仗的实干家。罗智强和郝龙斌虽然路线不同,但至少都有各自的实战经验和支持者基础,而郑丽文的履历,确实还撑不起国民党主席这个重要的位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黄健豪的表态很可能会影响一部分中间党员的选择。接下来,随着选举日期的临近,国民党内的选情还会更激烈,但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选一个有能力、有经验的领导者”这个核心需求,应该会是大多数党员的共识。
郑丽文的支持者越来越多了,罗智强、卓伯源、郝龙斌、蔡志弘以及张亚中,估计很难是她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