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国家穷,是很难理解的,就比如柬埔寨,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5%是平原,人口还不到1700万,可以说吃饭问题,完全不用愁,可现实却是,它依然是东南亚最穷的国家之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很多人看地图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好的先天条件,湄公河穿境而过,平原一望无际,按理说应该是富得流油才对。 可2024年的数据摆在那儿,人均GDP才2600多美元,比隔壁泰国差了一大截,贫困人口占比超过13%,这背后藏着的故事,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得多。 要说柬埔寨为什么穷,得先从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说起,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打越战,在柬埔寨扔下53万吨炸弹,比二战炸日本的还多,好端端的村庄被夷为平地。 紧接着红色高棉上台,三年多时间里搞死了近300万人,占当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更可怕的是,那些会种田的老农、懂技术的工匠、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几乎被杀光了,全国只剩下不到100个医生,学校关得只剩5所中学,你想想,一个国家连最基本的人才储备都没了,怎么可能快速发展起来? 等战乱结束,柬埔寨想重新站起来,却发现处处都是坑,农田里还埋着400万颗地雷没清完,农民下地干活随时可能被炸飞。 水利设施全毁了,灌溉面积只有可怜的42万公顷,大部分田地还得看老天爷赏不赏饭吃。 遇上湄公河发大水,庄稼全泡汤;碰到旱季缺水,又只能眼睁睁看着禾苗枯死,就这样的条件,稻米产量能有隔壁越南的一半就算不错了。 更要命的是,柬埔寨压根没建立起像样的工业体系,现在全国最赚钱的产业是什么?服装代工厂,你在商场里买的那些国际大牌衣服,很可能就是柬埔寨的女工在流水线上缝出来的。 可这种活儿技术含量低,利润的九成以上都被外国品牌拿走了,本地工人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挣个几百块钱。 旅游业看着热闹,吴哥窟每年吸引几百万游客,可对GDP的贡献也就不到10%,一场疫情就能把这个产业打趴下。 基础设施跟不上,更是雪上加霜,以前从首都金边开车到西哈努克港,要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五个多小时,农民种出来的蔬菜水果还没运到城里就烂了一半。 农村地区很多地方连电都没通全,想搞点现代化农业根本没条件,交通不便,物流成本高得吓人,外资想来投资建厂都得掂量掂量,万一原材料运不进来、产品运不出去,那不白折腾吗? 人才这块更是死结,战乱那十几年把教育彻底搞废了,整整一代人没读过书,现在60%的工人连基本技能都没有,能干高级技术活的不到10%。 没有懂现代农业的人才,就搞不了规模化种植;没有懂工业制造的工人,就建不起像样的工厂;没有懂国际贸易的专家,就算有好东西也卖不上价钱,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想打破可太难了。 还有一个隐藏的大麻烦,就是治理上的漏洞,柬埔寨的腐败问题在国际上都出了名,透明国际的排名常年垫底,一些官员跟商人勾结在一起,国际援助的钱层层盘剥,最后能用在正地方的没剩多少。 更离谱的是,这些年冒出来的诈骗园区,每年涉及的黑钱数以百亿计,受害者遍布全球,可政府打击起来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说白了就是有些人从中捞了好处。 地理位置也很尴尬,柬埔寨想出海,得走湄公河,可出海口在越南手里,每次出口都得交一笔不菲的过路费。 周边的泰国、越南早就实现农业机械化了,他们种出来的大米又便宜又好,抢走了大部分国际市场份额,柬埔寨就算想竞争,也因为成本高、品牌弱,根本占不到便宜。 说到底,柬埔寨的穷不是因为天生条件差,而是被历史的包袱压得太狠了,又没能及时补上发展的短板。 一场浩劫毁掉了人才和基础设施,后续几十年又在低水平上打转,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完整,治理问题层出不穷,就像一辆老爷车,就算换了新轮胎,底盘的毛病没修好,也跑不快。 这些年柬埔寨也在努力,中国援建了不少公路和港口,政府也在推动产业升级,计划修建运河直通大海,摆脱对越南的依赖。 可要真正富起来,光靠外力还不够,得把腐败这颗毒瘤割掉,把教育和人才培养搞上去,把产业结构调整到位,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持续努力。 所以你看,一个国家的贫富,从来不是简单的资源禀赋问题,背后牵扯的是历史、制度、人才、基建等一整套复杂的系统,柬埔寨的故事告诉我们,就算老天爷给了好牌,打不好照样会输得很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