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世界各国又一次把中国推向了中心舞台。中国宣布反制老美后,立刻掀起了连锁反应:墨西哥表示对我国的关税加征暂缓,巴西与老美通话直接表示他们更喜欢相互尊重的国家交往形式。 近期北京公布了一套针对美国的新贸易政策,力度不小,牵动的不仅是中美关系,还让不少国家立马重新盘算自己的经济账。 墨西哥是第一个“喊停”的,他们原本打算提高中国商品的关税,结果文件还没落地就急转弯。 墨西哥的汽车、电子工业跟美国出口挂钩,可这些产业大量依赖中国零件,一旦供应中断,工厂停产、工人下岗的画面分分钟出现,美国客户也会找上门来追责,这是谁都不想遇到的麻烦。 更要命的是,墨西哥的农产品对中国市场同样有依赖,尤其是牛油果,中国可是第二大买家。 如果因为关税让中国减少采购,那些果农的收成只能堆港口等着坏掉,抗议声一旦起来,政府就得背锅,权衡之后,他们明白硬碰风险太大,能保住供应链和平运转才是务实之举。 巴西的反应也很快,在和美国的通话中,他们明确传递出不愿站队的态度,强调希望两国交往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巴西和中国的贸易额早已超过与美国的往来,大豆几乎成了中国餐桌上的常客,而巴西农场则靠稳定订单生活。 一旦中国改去阿根廷或乌拉圭买,巴西的农业链条会瞬间吃不消,铁矿石也是这样,绝大多数出口靠中国消化,很多矿产油气项目还拿着中国资金支撑。 巴西的农业部长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联系中国驻巴西大使馆,生怕自己国家被卷入更大的博弈。 因为一旦关系冷却,中国调整采购方向,农民和矿企的损失就不是几个数字能概括的,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赶紧亮明立场。 至于中国的反制措施,几乎都是冲着美国的关键领域去的,稀土出口需要许可,涉及军事用途的申请几乎不可能过,对美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未来几年逐步提高,把部分美国国防科技相关企业列入不可靠名单,不让它们参与中国市场。 这些动作掐住了高科技、航运、资源等命脉,全球供应链的紧张感瞬间拉满。 在这种局面里,墨西哥和巴西的选择只是冰山一角,其他国家也在暗中调整,欧洲车企已经开始担心电动车稀土的供应,东南亚电子制造业同样是高度依赖中国零件的。 如果盲目跟风加关税,很可能换来供应受限、工厂停工、外企撤资的连锁反应。 归根到底,这是一次经济利益主导外交立场的典型案例,中国的市场和资源,让很多国家对与美国的“并肩作战”三思。 大家都明白,在这条全球供应链上,谁翻台谁都会溅一身油,与其硬碰,不如稳住合作,这才是能过日子的选择。
特朗普该死心了,这次中国不会再给美国出尔反尔的机会。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一位名叫贾
【29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