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出警告:中国下个月开始飞往美国航班,不可以经过“俄罗斯上空”,否则禁止降落

乐天派小饼干 2025-10-15 16:02:45

美国发出警告:中国下个月开始飞往美国航班,不可以经过“俄罗斯上空”,否则禁止降落美国! 最近一场航空争端,又把中美关系推上了紧张的边缘,特朗普政府突然放出消息,要禁止中国航空公司飞越俄罗斯领空前往美国,而且只给两天时间回应。 换句话说,这是一次带着威胁意味的“最后通知”,如果中方不同意,最快今年11月就要开始执行。 表面上,美国的理由是“维护公平竞争”,他们的逻辑是:自从2022年美国带头制裁俄罗斯后,俄方关闭了领空,美国航司不得不绕道飞亚洲,航程更长、成本更高。 粗略一算,美国航空公司每年因为绕飞,多花上百亿美元的燃油和人力开支,而中国航司没有参与制裁,照常可以从俄领空飞过去,航程短、成本低,美国就觉得这“不公平”。 但问题在于,这种说法连美国业内都觉得牵强,美国交通部自己公布的数据摆在那里——美联航、达美航空等公司,每周依然有三十多趟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 既然自己人都还在用俄领空,现在却单独针对中国航司,理由显然站不住脚,这已经不是“公平竞争”,而是赤裸裸的政治操作。 如果这项禁令真的落地,受影响最大的将是中国的航空公司和乘客,拿上海到纽约这条航线来说,如果绕开俄罗斯领空,航程要增加不少,飞行时间多出三小时左右。 航油消耗会增加10%到20%,这对航司来说是实打实的成本压力,民航局测算过,如果所有中美航班都受影响,一年额外增加的运营成本约14亿美元。 最终,这笔钱多半要转嫁到票价上,未来往返中美的机票,涨价15%甚至20%都是可能的。 除了客运,货运同样会受到打击,尤其是运输生鲜食品、药品、电子零部件的航线,多飞几个小时,货物的损耗率就会明显上升。 原本2%的损耗可能翻倍到5%,对于那些依靠空运维系供应链的企业来说,时间的延误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风险。 更讽刺的是,美国这次的做法,看上去更像是在惩罚自己,当年制裁俄罗斯的决定,是美国自己推动的,如今因为政策反噬导致成本飙升,却要拉着中国一起承担后果。 这种做法连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理事长都公开批评,认为这违背了国际航空一贯倡导的合作原则。 中国方面态度明确: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单边施压,如果美方执意推进,中国就会采取对等反制,比如减少美国航司的航班配额、调整起降时刻等。 美国航空业其实早就担心这一点,美国航空运输协会甚至提前给政府发了信,警告说如果中方反制,他们每年会因此损失至少8亿美元,还可能影响农产品出口运输。 从根本上看,这根本不是航空竞争问题,而是美国再次把经济和政治混为一谈,眼下特朗普政府急需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出强硬姿态,好向国民交代。 用限制航线这种手段,既能制造舆论,又能转移国内经济压力,但这样的做法,不会带来任何实质收益。 全球航空业已经高度一体化,一条航线背后连着的,是燃油、物流、维修、人员培训等整套供应链,美国人为政治目的破坏这种平衡,只会让企业和普通旅客承担后果。 如果这项禁令真实施,票价上涨、运输延误、行业亏损,都将成为现实,到头来,受伤的不只是中国航司,美国自己的航空公司和出口商也逃不掉。 中美之间的竞争,本可以在市场规则下进行,但一旦被政治操控,就只剩下对抗,航空航线本该是连接世界的桥梁,如今却被当成施压的工具。 最终,美国要不要继续把自己推向孤立,取决于它能不能停止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操作。 信源:观察者网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乐天派小饼干

乐天派小饼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