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后,中国禁止出口安世中国生产的部件和组件。这就意味着荷兰安世半导体无法组装成品出口到中国。 清楚荷兰他们拿一部1950年代就没用过的《商品供应法》当借口,说什么“保障供应安全”,直接冻结了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147亿元资产。 不光冻结资产和知识产权,还把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甚至停了中方高管的职,说白了就是用政治手段硬抢中资的合法控制权。更明显的是,荷兰动手前一天美国刚制裁完闻泰科技,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配合美国围堵中国技术,把纯粹的商业事儿硬生生搞成了政治事儿。 要知道安世可不是普通公司,它是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前三强,车规级MOSFET的市场份额有14%,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更是全世界第一,还深度嵌入了博世、大陆这些欧洲汽车巨头的供应链,荷兰嘴上说“维护供应链安全”,实际干的却是破坏供应链的事。 中国反制能这么准,根本是摸透了安世的命门,它的根早就扎在中国了。闻泰科技董事长杨沐说得很明白,安世半导体差不多80%的产能都在中国大陆,近一半的营收也来自中国市场。 广东有它8万平方米的封装组装工厂,这里生产的部件组件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环节,没有这些中国造的核心部件,荷兰手里的安世根本没法组装成品。 2024年安世营收147.15亿元,占了闻泰科技总营收的近五分之一,而且这些收入里六成来自汽车领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本来就是安世最关键的客户来源。 现在中国禁止出口这些中国制造的部件,等于直接掐断了荷兰安世的生产链条。你就算拿到了公司的控制权,没有中国的产能支撑,连成品都造不出来,更别说出口到中国市场赚钱了,这不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嘛。 有人可能会问,剩下的20%产能不在中国,荷兰就不能靠那些产能撑着吗?但实际情况是,安世的供应链早就特别依赖中国了。德国汉堡、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虽然负责晶圆制造,但封装测试这些关键环节大多都在中国完成,没有中国的组件供应,那些海外工厂的产能就是摆样子。 更重要的是,闻泰科技早就有补全产能的底气,杨沐已经明确说了,剩下的20%产能迟早能补上,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制造能力,足够撑起安世的全链条生产。2025年上半年安世半导体营收已经涨到78.25亿元,同比增长11.23%。 这背后正是中国产能的稳定输出在托底,就算没了那点海外产能,中国本土的产能扩张速度也能及时补上缺口。 荷兰本来以为抢下控制权就能掌握主动权,却没算明白安世的核心价值恰恰在中国。安世有差不多1.6万种产品料号,90%都是车规级标准,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高度依赖中国成熟的半导体制造生态,不是随便换个地方就能复制的。 现在中国禁止出口部件,荷兰安世不光没法向中国市场供货,连给欧洲汽车厂商的订单都没法兑现。大众、宝马这些企业早就依赖安世的芯片,一旦断供,生产线都可能停摆,最后吃亏的还是荷兰自己的产业生态。 瑞银已经算过,光是之前的光刻机管制,就让ASML2025年在华收入下降了24%,现在安世这步棋走错了,只会让荷兰失去更多中国市场的好处。 更关键的是,中国这么反制完全站得住理。闻泰科技作为合法股东,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还明确指出荷兰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根本不是基于事实的风险评估。 中国从来没主动挑事,2023年荷兰第一次管制光刻机的时候,中方只是协商抗议,直到这次荷兰来真的抢资产,才出手禁止部件出口,这本质上就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然回应。 而且中国有足够的实力托底,不光稀土、镓锗这些关键材料占全球绝对供应优势,ASML的光刻机核心部件都依赖中国稀土,更别说安世这种成熟制程芯片,中国的产能和技术完全能做到自主可控。 荷兰这波操作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们以为冻结资产就能拿到技术和市场,却忘了安世的“根”在中国。80%的产能、近半的营收、核心的供应链都在中国土地上,这些不是一张冻结令就能抢走的。 中国禁止出口部件,就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诉荷兰:想靠政治手段抢中资企业的成果,就得付出失去中国市场和产能的代价。闻泰科技已经说得很清楚,会守住中国的资产和业务,客户也愿意配合切换国内供应链,等剩下的20%产能补上,荷兰手里的那点控制权,只会变成没什么价值的空架子。
安世半导体声称他们已于10月4日为东大商务实施出口禁令,不许他出口任何产自东大的
【8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