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以军不宣而战,特朗普发出“通牒”,以色列警告联合国 巴以局势总是刚刚露出点平静的苗头,转身就风云突变。停火协议表面上让加沙喘了口气,背地里各种暗流却越搅越浑。 最新的大新闻,三件事撞到一起:以色列军队突然动手、特朗普玩起“通牒”强势插手、以色列又对联合国下了狠手。这三板斧下去,直接把本就脆弱的停火协议架到火上烤,眼看就是一锅大乱炖。 说起来,这轮停火协议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都松了口气。人质换俘虏、物资进加沙,局面仿佛有了点希望。 可新华社早就点破了:底层矛盾根本没解决,换句话说,大家只是在表面上装装样子,随时都有可能翻桌子。 如今这三件事接连爆发,谁都能看出来,表面和平底下,各路人马正打着算盘,下一步怎么博弈,心里都没底。局势变数太多,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全盘皆输。 以色列这边,干脆不打招呼,直接在加沙开了火。15号那天,以军说有五个“嫌疑人”越过停火线,他们就地解决了。哈马斯马上反击,说这就是光天化日之下撕毁协议。 其实这不是第一回了,前一天以色列无人机还在加沙上空转悠,三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于空袭。以色列这边一句话都没多说,巴勒斯坦媒体气得直跳脚。 表面上大家都还在谈判桌上坐着,实际上桌下早就踢起了腿。以军的算盘很清楚,停火归停火,军事压力不能松,谈判桌上才能多点底气。 这招在国际事务里屡试不爽,被称作“以战逼谈”。哈马斯也难,放下武器就彻底没了话语权,不放下又给以色列抓住把柄。 整一个死循环,谁都不想当第一个松口的。更别说,现在以军还狠狠地控制着加沙一大半地盘,所谓的停火其实就是低烈度冲突,换个说法罢了。 美国这回也没闲着。特朗普总统14号直接对哈马斯放话,要求他们赶紧解除武装,不然就准备接受暴力解决,还自信地表示哈马斯已经答应了。 哈马斯方面没给回应,现场一度有些尴尬。特朗普的招数大家都熟悉,既是给以色列撑腰,也是想在全球面前秀一把存在感。 毕竟美国国内大选气氛正浓,外交成就多一分,竞选底气就足一分。这波操作更多是为了给美国国内民意加分。可惜,这种带着威胁意味的“通牒”从来不管用。 哈马斯要真在压力下低头,早就退场了。反而会让局势更僵,信任感掉得比股市还快。其实,特朗普这套话术也不是头一次了,早些年他还放过狠话,说美国可以直接接管加沙。 这一连串表态,背后都带着战略算盘。以色列希望彻底切断哈马斯的力量,美国则有自己的全球布局。对巴勒斯坦来说,这无异于当头一棒,建国梦想遥遥无期。 说完军事和外交,咱们再来看人道主义这块。15号,以色列一边宣布拉法口岸开放,让大批援助卡车进加沙,摆出一副“我们有人道精神”的姿态。 可转头又下令,每天能进的卡车数量直接减半,燃料和天然气也得卡着进。这就好比一边给你递个馒头,一边把水龙头关了。 国际社会看得清清楚楚,这其实就是用人道援助当筹码,谁让步多,谁就能多吃一口。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数据摆在那儿,加沙现在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靠外援维持,每少一辆救援车,民众的日子就更难。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多次发言,态度很明白:人道主义不能拿来当谈判工具,救援物资必须畅通无阻地送进去。 中国一向主张和平,也不愿看到老百姓跟着遭殃。这不仅是中国的立场,也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 这三件大事凑一块,场面就更加扑朔迷离。军事上你来我往、外交上隔空喊话、人道上雪上加霜。停火协议本来就像盖在火药桶上的一层薄布,风一吹就要点着。 后续谈判难度可想而知,谁要是走错一步,整个局面都可能再度失控。这个时候,谁都希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能多出点力,把大家拉回理性轨道。 中国的态度始终没变。各方都要保持克制,别让局势滑向无法收拾的地步。只有两国方案,才是巴以问题的根本出路。 中国愿意和国际社会一起,为早日实现公平持久的和平继续努力。眼下,世界需要的不是谁嗓门大,谁拳头硬,而是真正为百姓谋福祉的智慧和担当。 参考资料:以方称与哈马斯就加沙停火第二阶段进行初步讨论 2025-10-15 13:51·央视新闻
出大事了,以军不宣而战,特朗普发出“通牒”,以色列警告联合国 巴以局势总是刚刚
飞天史说
2025-10-15 18:45:22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