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翼王石达开带领四万太平军强渡大渡河,但因为恶劣天气的影响,耽搁了行程,使得清军提前在路上布防,致使翼王石达开部遭到重创,石达开为此不得不与清军和谈,接受了清军的招降。 道光末年,洪秀全搞拜上帝会,石达开一头扎进去,毁家起事,带一千多人投奔金田起义。洪秀全看他带兵有模有样,直接封左军主将,后来永安建制,升翼王五千岁。 从那起,他带队南征北战,湖南道州大破清军两万,江西樟树镇重创湘军,九江保卫战更把曾国藩水师炸得七零八落,太平军里谁不说他是定海神针。 这些年头,他从一个乡下小子,硬是杀出名堂,部队扩到十几万,克七府四十七县,解江南大营,声势浩大。 可惜,咸丰六年天京内讧,东王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砍了,石达开护杨不成,反被韦昌辉追杀,他单骑逃出天京,身后三百亲眷旧部全遭屠戮。洪秀全杀韦平乱,他回京辅政,可洪开始猜忌,提拔自家兄弟监视他。石达开一看苗头不对,咸丰七年五月带三万精锐出走,转战云贵川,分散清军压力,也给自己找了条活路。 出走后,石达开部队从二十多万缩水到几万,成了清军重点围剿对象。清廷派骆秉章坐镇四川,唐友耕带兵堵路,土司王应元、岭承恩也掺和进来,截粮断道,太平军像流寇一样东躲西藏。1862年正月,他从湖北利川入川,沿湘黔边境北上,招兵买马,部队勉强补到四五万,分三路进四川。 可三路人马基本战死,上游下游清军卡死要道,粮草跟不上,部队减员严重。 石达开四进四川,先兵不血刃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咸丰十一年底到十二年初,部队在云南贵州喘口气,补给点滴,可清军重兵把守各地,太平军处处碰壁。 转眼1863年,他带三四万残部到大渡河紫打地,对岸没清兵,本该赶紧渡河,可河水百年不遇提前涨水,暴雨连下,部队休整征粮,耽搁了时机。 这雨不是小事,河面宽阔,水流急,筏子下水就散架,部队没法齐渡。 清军情报灵通,唐友耕急调援兵封锁河谷,骆秉章拉拢土司布网,骑兵持矛堵上游,炮火轰下游,石达开分兵突围,上游涉水遇伏,筏子倾覆,部队损失惨重,中军西进穿越密林,遇清军铅弹,刀枪对撞,伤兵遍地。 大渡河这仗,石达开本想抢占松林地北上泸定桥,可他没敢分兵,错失先机。部队相持一月,弹药尽,疟疾流行,吃草根树皮,马肉都分着啃,士卒蜡黄脸,脚步踉跄。土司占马鞍山,粮道断,进退两难。石达开见势头不对,写信向骆秉章投降,求全残部。 骆秉章表面答应,遣王松林谈判,太平军遣散四千,剩两千武士带武器驻大树堡。石达开携五岁幼子带数十随从入清营,拱手求死,盼部下生路。 骆秉章哪有好心,挥手捆人,随从反抗被打,父子下狱。 当晚,清军夜袭大树堡,铁骑冲寨,土墙崩,尸堆坡下,幸存三百老幼逃山林,其余一千多全杀光。石达开狱中闻讯,撞墙出血。数日后,铁链押解成都,途中颠簸,伤口烂。 咸丰十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公堂审,三人着天国衣冠跪堂,陈词平稳,主审崇实语塞,骆秉章旁听无言。 这败局不是天灾人祸那么简单,根子在太平天国里头。石达开出走分散清军,帮天京解围,可他孤军深入,成了众矢之的。清军分兵围剿,土司帮凶,部队后勤崩盘,从数十万剩几万,基本是饿死打死。 太平政权封建化,内斗不止,洪秀全猜忌,杨韦相残,石达开护杨遭报,亲眷尽灭,出走后更无援兵。 太平天国整体败亡,他这翼王算提前剧透,教训深刻:光会打仗不行,没后盾,孤掌难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