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为全球制药公司跨越专利悬崖提供生命线】
(医药技术)过去五年来,由于全球制药公司预期几款重磅药物即将面临专利悬崖,纷纷加强研发渠道,来自中国的临床候选药物授权数量急剧增加。
GlobalData 最近的一份报告描述了 2025 年中国生物技术公司与外国制药公司之间的许可交易的增长,并指出 2020 年以来 10 笔最大交易中有 6 笔发生在今年前 9 个月。
阿斯利康在获得中国药品权利的开发商中处于领先地位,自 2020 年以来,其对外授权交易数量最多。该公司在与中国公司的合作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于 2025 年 6 月与总部位于河北的石药集团签署了一项价值 52 亿美元的协议,共同开发慢性病候选药物。
根据GlobalData 的另一份报告,中国目前占全球在研药物总量的五分之一。根据 GlobalData 制药情报中心的数据,到 2024 年,全球 28% 的获批药物将来自中国,交易总额达 415 亿美元,比 2023 年增长 66%。
GlobalData 制药战略情报分析师乔治·埃尔-赫卢 (George El-Helou) 表示:“中国与美国和欧盟跨国制药公司的持续交易,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创新格局的实力和成熟度。” 埃尔-赫卢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公认的一流疗法领导者。
GlobalData 制药战略情报分析师加法尔·阿加 (Gaffar Aga) 表示,肿瘤候选药物是大多数此类交易的重点,但对免疫和代谢候选药物日益增长的兴趣反映出中国创新能力的成熟。中国开发商也在开拓先进的药物模式;2024 年,单克隆抗体是中国向美国和欧盟授权许可最多的药物。
最新报告将授权许可交易数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监管改革,并指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将于2024年推出一项试点计划,旨在加强临床试验并加快药品审评。2017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中国的医药监管与其他国家接轨。
但紧张的国际关系可能会威胁这些交易,例如最近通过的《生物安全法案》修正案,该法案将禁止中国公司获得联邦资金或与依赖美国联邦资金的美国公司合作。然而,中国候选企业正越来越多地获得授权,部分是通过类似“新公司”交易的安排获得的,这些安排将授权授予新的离岸公司,而不是直接授予现有的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