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美国的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共同举办了新闻记者会。在会上不

姚博士看世界 2025-10-16 00:22:08

10月15日,美国的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共同举办了新闻记者会。在会上不仅大放厥词,抨击中国加强稀土管制的行为是在“与世界为敌”;同时又表示敞开大门,希望月底中美之间能实现对话,并且愿意再次将关税延期以换取中国开放稀土。那么如何理解美方发言当中的这种矛盾性呢? 首先,这的确体现了美方被打疼了,充满了焦虑。据贝森特所说,一些美国汽车企业已经向他抱怨,说最近获取稀土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在压力之下,美方似乎也变得有些失态,贝森特居然在记者会上公开批评中方的谈判代表“失控了”。这显然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其次,这也体现出美方没有想到,中方会把长臂管辖用到美国的身上,这么多年回旋镖终于打到了美国人自己。最有意思的就是,贝森特强调中方管制稀土的做法是在“与世界为敌”。难道美方没有反思一下,美国4月份以来发动的全球关税大棒,才是真正的与世界为敌吧?贝森特居然还提到,要和印度等亚洲民主政体联手应对中国,难道他忘记了美国还在对印度征收50%的关税吗? 第三,这也反映出了美国习惯于居高临下处理问题,但当面临强有力的反抗时,往往缺乏准备、进退失据。贝森特在记者会上居然表示了,在对中国的关税暂缓于11月12日到期之后,愿意继续往后推迟,以换取中国解禁稀土。这种想法简直是太幼稚了,到现在还想继续空手套白狼吗?这种小恩小惠,恐怕连作为外交筹码的资格都没有吧? 最后,贝森森和格里尔依然把期望,幼稚地放在了月底的中、美会面上。在我看来,中、美在看待会面问题上,基本的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美国更多是为了见面而见面,希望通过见面来解决难点和堵点;但对于中方来说,见面只是一个结果,是当主要矛盾解决之后的一个自然安排。美国所希望的面对面施压的方式,对中国是不会行得通的。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这次稀土政策的突然出台,和9月29号美国对中国数千家子公司发起的实体清单禁令,恐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铃还须系铃人,美国需要先做出改变,否则不要期待中方会有单方面的让步。而无论是贝森特或者是格里尔,亦或是卢特尼克,这个是馊主意到底是谁出的?恐怕应该为此而负责。

0 阅读:158

猜你喜欢

姚博士看世界

姚博士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