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10月14日,中国空军的一架疑似无侦-10无人机(伊尔-62是伪装代码)

烟雨评社 2025-10-16 10:50:06

外媒称:10月14日,中国空军的一架疑似无侦-10无人机(伊尔-62是伪装代码)首次出现在菲律宾海岸附近活动,而美国海军的一架MQ-4C无人机正在离开该地区。 中菲南海再次爆发对峙,菲律宾出动上百船只惹是生非。中国无人机现身菲律宾领海附近,从天上观察马尼拉方面的一举一动,结果一架美军无人机却悄悄溜走。 消息中提到的 “伊尔 - 62” 伪装代码,其实是无人机在信号传输中使用的掩护标识,这种做法在军事侦察行动中并不少见,主要为了降低被识别和追踪的概率,而其真实身份被指向无侦 - 10。 这款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研制的高空高速侦察无人机,直到 2025 年 8 月才在纪录片《攻坚》中首次公开起飞画面,作为 “翼龙 - 10” 无人机的空军内部编号,无侦 - 10 的各项性能数据早已通过航展等渠道被外界熟知。 机身长 9 米,翼展达到 18 米,凭借两台涡扇发动机能飞到 1.6 万米的高空,最高速度每小时 620 公里,一次起飞可连续飞行 20 小时,这意味着它能在菲律宾海岸附近持续执行长时间侦察任务。 更值得关注的是无侦 - 10 的任务能力,它不仅能携带 900 公斤的载荷,包括滑翔制导炸弹和鹰击 - 9E 轻型反舰导弹,具备察打一体功能,其核心优势更在于电子侦察与干扰能力。 这款无人机能在 200 公里外侦收并定位敌方雷达信号,还能干扰各种频率的电磁信号,作用方式类似专职电子战飞机,这种能力在菲律宾海岸这样的复杂电磁环境中尤为关键。 此次是它首次出现在这一区域,此前公开的活动记录集中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和航展展示,这一部署变化自然引发外界对其任务目标的猜测。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正在撤离的美国海军 MQ-4C 无人机,这款被称为 “海神之子” 的侦察机是 RQ-4B “全球鹰” 的海军改进型,也是美军替换老旧 EP-3E 侦察机的主力装备。 MQ-4C 通常部署在琉球嘉手纳基地或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以便快速进入南海空域执行任务,它的巡航高度常在 1.46 万米左右,凭借近 40 小时的滞空能力实现大范围情报搜集。 美军近年来频繁出动这款无人机迫近中国周边海域,甚至曾抵近海南岛三亚附近,其主要任务是搜集电磁信号和舰船动态,不过此次在无侦 - 10 出现时选择撤离,让外界对两者是否存在任务交集产生联想。 从两款无人机的性能定位来看,MQ-4C 更侧重广域海上监视,依靠长航时实现大面积覆盖,而无侦 - 10 则兼具精确侦察与电子战能力,灵活性更强。 美军 MQ-4C 的撤离时机,或许与无侦 - 10 的电子干扰能力有关 —— 毕竟在同类任务中,当一方电子侦察力量出现时,另一方为避免自身信号特征暴露,常选择暂时撤离以减少信息泄露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海岸一直是中美空中力量活动的交叉区域,美军 MQ-4C 几乎每年都会在此开展抵近侦察,而中国无人机此前更多在东海方向活动。 无侦 - 10 此次首次现身,结合其 200 公里外的信号侦收范围,能有效覆盖周边海域的舰船和雷达部署情况,这与其 2024 年在东海防空识别区的首次亮相一样,标志着这款装备的任务范围正在逐步扩大。 随着两款先进无人机在同一区域先后出现又相继离开,南海空域的侦察与反侦察博弈,显然还在持续上演。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该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继续努力,但同时也要有充分的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无疑,"无侦-10"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注入更多动力!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