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如此明目张胆的明抢,的确让中国甚至美国都有点懵逼,我觉得甚至欧盟都没有想到,因为对于俄罗斯资产,目前他们还不敢直接花,只敢动利息,名义上还是承认俄国资产属于俄国的。当然其实利息也一样的是俄国的,不过欧盟花利息也可以解释为收了 100% 的资产管理费,大家不要较真。这基本上就是荷兰的德行了。甚至追溯到希特勒,都还没有这么夸张过。如果这次荷兰没有被中国有效制裁,那么很多国家,包括懂王卢比奥这群人,都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最近,荷兰政府的一道行政命令,让中国半导体行业心头一紧:**安世半导体(Nexperia)全球30多个实体的资产、知识产权和管理权被冻结,为期一年**。而这家企业,正是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少有的全球化布局成果。 不同于常规的外资审查,这次行动来得突然、手段强硬——没有公开听证,没有司法程序,仅以“国家安全”为由,由荷兰外贸大臣直接下令。这意味着,一家跨国企业的全球运营,瞬间被按下了暂停键。 “这已经不是监管,是接管。”一位科技投资人评论道,“以前说‘投资有风险’,现在是‘资产没保障’。”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起事件打破了西方自己设定的“底线”。 回想俄乌冲突后,欧美对俄资产的处理,至少还留了点“遮羞布”——不动本金,只动利息,还解释为“临时托管”或“用于重建”。虽然大家都知道是变相没收,但至少没彻底撕破脸。 可荷兰这次,连“演”都懒得演了。 直接冻结核心资产,禁止母公司行使管理职能,等于从法律上切断了企业的“神经系统”。有网友调侃:“以前是‘你违法,我查你’,现在是‘我觉得你可能违法,先把你锁了再说’。” 更讽刺的是,荷兰官员一边动手,一边急忙澄清:“这不是美国授意。” 这话反而让人怀疑:如果不是心虚,何必急于撇清?中国还没说什么,你先慌了? 从中国企业角度看,这次打击可谓“精准”。 安世半导体虽由中国闻泰科技控股,但总部在荷兰,生产基地遍布欧美,是典型的“中国资本+全球运营”模式。过去几年,中国通过并购整合,在功率半导体领域艰难突破,安世正是关键一环。如今被一纸令封杀,不仅企业受损,整个“出海”战略也蒙上阴影。 “我们总说要融入全球,可现实是:你越成功,越容易被盯上。”一位芯片从业者感慨,“以后谁还敢把核心技术放在海外?” 而从国际秩序看,这次事件的危险性远超个案。 全球资本之所以能自由流动,是因为大家默认一个基本规则:投资可以被审查,但不会被随意剥夺。可现在,荷兰开了一个恶劣先例——只要贴上“国家安全”标签,就能合法“抢资产”。 美国这次也罕见沉默。 不是不想干,而是它比谁都怕。美国是全球外国资产最集中的国家,华尔街握着天量海外资金。如果“冻结成瘾”成为国际风潮,下一个被反向操作的,很可能就是美国自己。美元霸权、金融信誉,全都建立在“规则可信”之上。一旦信任崩塌,谁还敢把钱放在美国? 欧盟现在也陷入尴尬。 其他成员国看着荷兰的操作,心里恐怕打鼓:跟着干,等于自毁“法治”招牌;不跟着干,又显得欧盟一盘散沙。更怕的是,其他国家会不会效仿?今天你冻我的企业,明天我封你的银行,最终谁都别想安全。 有网友担忧:“如果这次没人付出代价,那卢比奥那群人肯定要‘顿悟’——原来只要够狠,就能白拿别人的东西。” 一旦这种思维蔓延,国际金融秩序将彻底滑向“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 荷兰或许觉得自己有靠山,觉得中国不会强硬反制。但国际信任就像玻璃,碎了就难复原。 今天你能冻我的芯片公司,明天谁还敢把钱投到你家? 当“国家安全”成为万能借口,当行政命令凌驾于契约之上,全球化的根基,正在悄然松动。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国际局势 半导体战争 中国企业出海
荷兰如此明目张胆的明抢,的确让中国甚至美国都有点懵逼,我觉得甚至欧盟都没有想到,
好学百灵鸟
2025-10-16 11:11:00
0
阅读:2437
万里江山
我们的国家应禁止任何国内外公司对荷兰出口任何含中国稀土的产品
康佳 回复 10-16 16:53
荷兰在中国有壳牌石油,联合利华还有飞利浦,礼尚往来就是了,看谁更疼
哇哈哈
国际资产有序撤回,撤回国外的黄金储备,冻结一切荷兰的资产,同时降级中荷外交关系,准备好接收美国在华企业,国内准备整军备战。同时派遣舰队准备攻打荷兰!
用户14xxx45
中国要打回去,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专治国际脸
现在北约的领导人不是荷兰人吗?吕特!肯定有大的政治阴谋。
子夜听风
闻泰赶快在国内对安世三名外籍高管,以及托管公司以勾结盗取中国资产罪进行起诉,通缉,禁止全球任何企业与其有商业往来,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录用!违反禁令予以制裁!对荷兰所有企业断供稀土材料!立法任何托管中国资产的行为必须经过中国政府批准!
Ren
我们不反击,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