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周恩来派王曼霞打入国民党高层。谁知,她却嫁给蒋介石心腹陈尔晋,身份将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2025-10-16 13:53:15

1938年,周恩来派王曼霞打入国民党高层。谁知,她却嫁给蒋介石心腹陈尔晋,身份将暴露时,对丈夫说:“要么离婚,要么告发我,你选一个。” ​没人想到,这个被周恩来亲自指派的女特工,出身安徽符离镇的富商之家。王曼霞1913年出生,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珠宝商,家里商铺银楼遍布,她从小衣食无忧,却在18岁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后,彻底改写了人生轨迹。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园里,进步思想如春风般涌动。王曼霞读着鲁迅的文章,听着同学讲国家危难,那颗养尊处优的心被狠狠刺痛,很快投身反帝爱国运动。 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她站在游行队伍最前排,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也就是这一年,她经人介绍结识周恩来,被其远见卓识深深打动,决心投身革命。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国共合作表面维持,实则暗流涌动。周恩来亲自交给她任务:化名“王韵兰”,打入国民党军委会侍从室,搜集核心军事情报。 侍从室是蒋介石的“神经中枢”,进出者皆为亲信。王曼霞凭借出众的学识与谈吐,很快引起侍从室高参陈尔晋的注意。这位留法归来的军官,手握不少军事机密。 陈尔晋对温柔聪慧的“王韵兰”一见倾心,展开热烈追求。王曼霞内心挣扎,她清楚靠近对方是获取情报的捷径,可感情的滋生却超出任务范畴。 1939年秋,两人在南京举行婚礼。婚后王曼霞凭借“陈太太”身份,顺利接触到国民党军队部署、弹药储备等机密,多次冒险将情报传递给党组织。 那些日子如走钢丝,她白天是温婉的官太太,夜晚则在灯下用米汤密写情报,窗外稍有动静就立刻销毁证据,一颗心始终悬在半空。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大肆搜捕地下党,王曼霞的联络员突然失联,她的身份也险些暴露。特务开始暗中调查“王韵兰”的过往,危机步步紧逼。 那个深夜,王曼霞向陈尔晋坦白一切,包括真实姓名、革命身份和潜伏任务。她递出早已备好的离婚协议,眼神里满是决绝与不舍。 陈尔晋震惊得说不出话,他想起妻子无数个深夜的伏案身影,想起她对时局的独到见解,那些疑点瞬间有了答案。沉默许久,他撕碎离婚协议:“我跟你走。” 这个蒋介石的心腹,早已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深感失望。妻子的信仰与勇气,让他下定决心站到正义一边,开始暗中协助王曼霞传递情报。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两人奉命留在上海继续潜伏,策反国民党军队。他们发展了十余名爱国军官,为后续的解放战役埋下重要伏笔。 1947年,因叛徒出卖,夫妻二人不幸被捕。国民党特务动用老虎凳、辣椒水等酷刑,却始终没能从他们口中掏出半个字。 1948年12月20日,上海龙华刑场寒风凛冽。王曼霞与陈尔晋并肩而立,面对枪口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时,她年仅35岁。 新中国成立后,党组织为两人追授“革命烈士”称号。他们的事迹被收录进《上海革命烈士名录》,成为隐蔽战线传奇的一页。 从富商千金到革命烈士,从假意周旋到真心相守,王曼霞用一生诠释了信仰的力量。那份跨越阵营的深情,更让冰冷的谍战史多了滚烫的温度。 如今安徽符离镇的王曼霞故居,常有后人前来瞻仰。墙上的黑白照片里,她笑容温婉,眼神却藏着穿透岁月的坚定与勇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湖畔边静读的读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