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山里开了一整天极氪001焕新版。之前看很多人说,这台焕新版001的操控提升很多,从上代软软的底盘风格,变回扎实的操控感。
实际开起来确实也是这样的,但我发现真正的差别,在于舒适模式。
之前的极氪001(第一次大改款后),舒适模式是偏软的,有点大车的晃悠感。但放到运动模式,整个车会坚实很多。问题是,绝大多数用户日常驾驶,肯定都用舒适模式,包括我自己也是,因为用运动模式不仅悬挂变硬,同时也会方向变重,能耗变高,动力也会太灵敏,日常不好开,这就逼着多数用户日常都会选择用“舒适”。(其实还有自定义模式,但我相信大部分用户不会去用)。
大部分的车默认驾驶模式都是舒适模式(有的车叫标准模式),可以说,一部车在“舒适模式”的底盘风格,就是它大部分时间留给大部分用户的印象。
而焕新版001,现在做到了“舒适模式”下,操控也很好,车身很稳,没有晃悠感。在确保滤震舒适性的同时,它在舒适模式下,就是一台轻快、利索、好开、好操控的车。
同样的感觉,前不久我试驾的极氪9X也是一样。看来极氪找到了他们新的底盘定义风格——就是“舒适模式”下也得操控很稳很爽。
这和当下大部分其他车,尤其是用空悬的高级大车很不一样。可以说绝大部分空悬大车在舒适模式下都是晃晃悠悠的,好像生怕用户觉得震动多了点。但带来的问题就是舒适模式,你就不能很利索地开车,稍微动作快一点,大一点车就会换,像我们这种注重操控感的人,经常得根据自己的驾驶需求频繁切换运动模式。
这个问题其实很值得中国车企去思考研究——在空悬加电子化底盘普及的大环境下,底盘到底应该呈现更大的带宽(舒适时很舒适,运动时很运动),还是呈现一种相对一致的、仅仅是程度稍有区别的鲜明性格?
我想起了很久之前看一个国外知名车评人写过一篇文章,当时自动变速箱可切换模式的功能刚刚出现,那位车评人对这个功能的评价是:我付了钱,工程师就应该给我提供最好的模式,而不是你让我自己去调…
今天听起来可能有些搞笑,但做产品的底层逻辑,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你应该思考用户需要什么,你想给用户什么,然后尽可能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是这也行,那也行,最终搞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