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康元年(225年)十月,曹丕逼迫刘协禅位,建立魏国。曹丕篡位后,封刘协为山阳公,刘协自此摆脱了被裹挟半生的政治生涯,前往封地做了一个不问世事富家翁。 当时民众传言刘协已被杀害,在政治斗争中,斩草除根是常规操作,前朝皇帝禅位之后,极少能得善终。但极少不代表没有,刘协就是一例,他禅位后又安稳的活了十四年,比曹丕还多活了8年。也许是看在曹丕厚道的份上,多年以后,当司马炎篡夺天下后,禅位的曹奂也得以善终,不仅比司马炎多活了12年,还亲眼看到了司马氏自相残杀的大乱。 刘协毫发无伤的退出了历史舞台,时代的政治斗争却不允许他就这样离开。曹丕篡位的消息传到蜀地,刘备就认定刘协已经遇害,为其举行了葬礼,上谥号孝愍,这是一个包含同情与惋惜的中性谥号,刘协更为人所知的谥号孝献是曹魏上的。 第二年四月,刘备以汉室后裔的身份在蜀地继承大统,仍用国号汉,年号章武。章武有两层含义,一是章通“彰”,意为彰显,武即光武帝刘秀,宣示刘备要向刘秀一样复兴汉室。二是“章”字在五行中属火,暗含延续汉朝火德之意。 关于年号,曹魏依据火生土的五行理论,采用土德,年号黄初。黄色是土德的颜色,初就是新生的意思。东汉建立时因水克火,国都洛阳中的洛带三点水,于是改洛阳为雒阳,曹丕恢复洛阳之名,并以此为都,也有克制汉朝残余力量之意。 三国之中,孙权既没有汉室血统,也没有胁迫汉帝禅让的条件,国号吴还是曹操封的,但又不能改,因为曹操毕竟是以汉帝的名义进行的封赏,如果推翻,就连这一丁点的合法性都没了。 刘备即位不久,关羽就失了荆州,吴蜀同盟破裂,刘备举倾国之兵伐吴,孙权不能抵挡,只得像曹魏求救称臣。不过孙权在吴国一直使用汉献帝的建安年号,从这一点上看,孙权比刘备更忠于汉室,也更依赖汉朝。 222年,在夷陵获胜的孙权终于摆脱了危机,改元黄武,建安这个三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年号最终沉没于历史洪流中。按礼制,只有皇帝才能改元,孙权虽未称帝,但已经表露出要称帝的野心。黄武就是黄初与章武各取核心一字组成,展示了孙吴后来居上,兼取魏、汉的雄心。 黄武七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兴兵北伐,曹魏战略重心西移,孙吴面临的军事压力骤减。另一方面,诸葛亮的北伐开启了与曹魏的长期战略决战,无力东顾。孙权意识到再无人能阻挡自己称帝,在第二年称帝建吴,年号黄龙。黄龙仍遵循了火生土的五行理论,于是三国鼎立形成了魏、吴争土德,蜀汉保火德的五行格局。
三国鼎立,年号里的明争暗斗
汉唐归来兮
2025-10-16 22:36:17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