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才明白,为什么早在4月份中美第一次出现稀土争端时,国家没有把事态升级,而

史之春 2025-10-17 10:46:53

现在大家才明白,为什么早在4月份中美第一次出现稀土争端时,国家没有把事态升级,而是等到今天才开始行动。如果当时原因就把美国逼到墙角,以特朗普的性格很有可能会选择更极端的手段来打破稀土的封锁。   要知道特朗普这老头做事从来不管“章法”,只要急眼了,什么出格的招数都敢用。他当年疫情时为了保肉类供应,直接动用《国防生产法》逼着肉厂开工,哪怕工人感染风险高也不管不顾,这种“只顾眼前、不管后果”的脾气,用到稀土上只会更极端。   4月份要是真把特朗普逼急了,最先可能动的就是这部法律——给美国本土的稀土矿场和加工厂下命令,不管环保标准过不过关、成本高不高,都得24小时连轴转赶工。美国内华达那些早就停摆的矿场,说不定会被强行重启,就算提炼技术差、污染严重,他也会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硬推,先把短期供应顶上去再说。   更吓人的是他可能拿其他行业撒气,比如拿波音飞机的零件当“武器”。之前就有过苗头,他曾威胁要断供中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想逼着中国在稀土上让步。   中国民航现在还有一千八百多架波音飞机在飞,日常维护离不开轮胎、航电模块这些耗材,要是真断供,短期内确实会受影响。虽然低值的零件咱们能造,但有些关键部件还得靠他们,特朗普才不管这会让波音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市场,只要能施压,哪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乐意。   特朗普还可能拉着盟友一起搞“急行军”,逼着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有稀土矿的国家加速开采。澳大利亚的稀土矿本来因为环保问题进度慢,特朗普说不定会许诺给补贴、帮着建提炼厂,哪怕成本比从中国买高两倍也不在乎。   4月份的时候美国刚给关键矿物项目投了钱搞替代研发,要是再加点压力,说不定会逼着科研机构搞“速成技术”,哪怕性能不达标,先凑合用着再说,反正他要的是“打破封锁”的姿态。   正因为摸准了他这急脾气,咱们4月才没把步子迈太急,等的就是现在这个“火候”。这几个月过去,美国的如意算盘早落空了——本土提纯厂建得磕磕绊绊,技术还是卡在高纯度分离这一步,全球近八成的高端提纯工艺还攥在咱们手里,他们挖出来的稀土原矿,最后还得想办法运到中国加工,等于绕了个大圈子。   之前投钱搞的替代材料研发,在永磁、光电这些核心领域根本没突破,美军的F-35战斗机、驱逐舰上的核心部件,离了咱们的高纯度稀土还是造不出来。   现在动手还有个妙处,就是美国的“缓冲空间”没了。4月份他们还有点战略储备能撑一阵,这几个月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需求猛涨,稀土库存消耗得差不多了,国际能源署都说2030年前高端稀土还得靠中国。   这时候管控出口,美国想找替代都来不及,澳大利亚的新矿要到后年才能量产,加拿大的提炼厂还在打地基,急得美国国防部都把稀土供应链当成了“头等大事”。   更关键的是,现在特朗普想搞极端手段也没那么容易了。他要是敢断供波音零件,波音公司第一个不答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以后几十年要几千架新飞机,波音可不想把蛋糕让给空客。美国本土的稀土企业也会抱怨,强行开工要砸进去大把钱,最后造出来的粗制滥造产品没人要,还得挨环保组织的骂。盟友们也不乐意跟着折腾,欧洲的新能源车企本来就缺稀土,要是跟着美国对抗中国,自家工厂就得停工,谁也不想赔本赚吆喝。   咱们这几个月也没闲着,把稀土产业链攥得更紧了——不仅限制原矿出口,还逼着企业搞高端加工,现在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越来越多,低端资源流失少了。国内的稀土回收体系也建起来了,从旧电机、废电池里能回收不少有用的料,就算出口少了,自己的需求也能满足。等于咱们把“弹药”备足了,才从容不迫地出手。   说到底,4月份的“按兵不动”不是怂,是看透了特朗普的脾气,也算准了时间窗口。现在动手,既避开了他最冲动的那股劲,又掐住了美国最缺稀土的节骨眼,还让他的极端手段没了施展空间。特朗普再想撒泼也没用,毕竟稀土这东西,不是靠喊口号就能造出来的,咱们手里的技术和产业链,才是最硬的底气。

0 阅读:110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