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正式宣布了 10月17日 ,外媒:白宫拟延长汽车进口零部件关税减免措施 美国的汽车行业长期依赖全球供应链,尤其是在零部件领域,从发动机模组到电子传感器,大量依赖亚洲甚至欧洲制造。 这种全球化分工的模式曾被视为高效典范,但在疫情、安全、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叠加后,美国政界开始反思产业链“过度全球化”的风险,进而推动“制造业回归”乃至“供应链再本土化”的战略。 但现实往往比口号复杂得多。美国本土并不具备在短期内替代全球零部件供应的能力,尤其是高精尖领域,一时半会根本造不出替代产品。 于是,当初在特朗普时代被迫上马的关税政策,到了拜登政府手里却成了烫手山芋。既不能轻易取消,怕被批“对外软弱”,又不能死守不放,否则国内通胀、车价上涨、民众不满、选票流失,哪一样都扛不住。 所以,选择“延长减免”,这种处理方式,看似技术性,其实政治意味浓厚。 这一政策的延长,恰逢美国本土一些大型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遭遇瓶颈,尤其是芯片、电池模组等关键部件,仍大量依赖亚洲供应。 若此时恢复高额关税,不仅会对整车成本造成打击,还可能拖慢美企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布局速度。可以说,白宫这次是在试图为“美国制造”的升级争取时间。 从中方视角来看,这也是一个值得留意的信号。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零部件输出国之一,虽然近年来面临美国多项技术限制,但在中低端零部件市场仍保有强大竞争力。 美国延长关税减免,等于间接承认了当前阶段离不开全球协作,尤其是中国产业链的现实。 这种“现实主义”的政策微调,为中企继续深耕国际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附加值提供了喘息空间。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这种政策延长往往有时间限制,也极易受政治风向影响。尤其明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谁上台、谁掌权,对外贸政策的走向可能产生巨大变数。 白宫此举虽是缓兵之计,但并不代表美国已彻底放弃贸易保护主义。相反,这或许只是另一种形式的保护——在不伤害自身经济的前提下,维持强硬姿态,为未来谈判保留筹码。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这次选择延长关税减免,更像是一种“战略缓冲”。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世界格局动荡调整的背景下,每一个政策的微调都可能引发深远影响。 因此,这不是一则简单的关税新闻,而是一场静悄悄的风向转变。比起喊口号,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谁在沉默中重新布局,谁在调整中悄然前行。 素材来源:白宫准备对汽车业关税作出重大让步!零部件进口关税压力有望缓解 2025-10-17 09:41·新浪财经
美国白宫正式宣布了 10月17日,外媒:白宫拟延长汽车进口零部件关税减免措施
景铄看科技
2025-10-17 10:53: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