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迅!快迅! 印度日报最新消息, 印度与东大达成协议,承诺从东大进口的稀土永磁体

瓜田情报局 2025-10-17 11:12:26

快迅!快迅! 印度日报最新消息, 印度与东大达成协议,承诺从东大进口的稀土永磁体仅用于印度国内生产,不会转口至美国。 ​2025财年,印度进口了870吨稀土磁体,总值高达30.6亿卢比,几乎全部依赖东大供应。 印度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这个拥有690万吨稀土储量、全球稀土储量第三的国家,却不得不向他国承诺“不会转卖”来换取关键材料。这场博弈背后,藏着印度制造业难以言说的痛。 稀土磁体,这种听起来陌生却至关重要的材料,正卡住印度电动汽车产业的咽喉。从电动卡车的电机到车速检测系统,多个核心部件都离不开它。没有它,印度汽车工业协会警告称,汽车生产将“逐步陷入停滞”。 中国控制了全球90%的稀土磁体加工能力,在用于电动汽车电动机磁体的金属铽等关键材料方面,中国的精炼产能接近全球总量的100%。这一数据凸显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四月份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限制,让印度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印度企业库存告急,部分车企甚至只能将运营维持到6月底,之后情况可能变得“非常严峻”。 印度试图建立两个月的稀土储备,但成功率恐难超过三成。他们缺乏先进的分离和精炼技术,即使有丰富的稀土矿资源,也无法将其转化为可供工业使用的高纯度材料。 印度曾雄心勃勃地推出激励计划,希望在未來七年内打造本土稀土磁体供应链。Sona Comstar公司甚至宣布要本土生产稀土磁体。但构建完整的供应链需要数十年时间,远水难解近渴。 中国要求印度承诺不将稀土转给美国,并非无理要求。这是为了防止这些关键材料流入敏感领域。印度一些企业的小动作更是让问题复杂化——多家中国监管机构证实,有印度企业伪造《最终用途承诺书》。 印度在关键时刻作出了务实选择。根据报道,印度已按照中国要求提交终端用户证明,声明自中国采购的重稀土永磁体仅用于国内电动汽车、风力发电等产业。 这不是印度一家的选择。日本、韩国和德国等国也向中方作出明确承诺,保证从中国进口的稀土材料及制品将严格限制最终用途,禁止转口至美国。 全球稀土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度重构。中国通过技术管制与出口规则重塑,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战略性资源领域的主导权。 印度的承诺反映了其对中国稀土产业的高度依赖,以及在中美博弈中维持战略自主性的务实策略。一方面,印度需确保关键材料供应不中断以支撑国内制造业升级;另一方面,其不愿卷入中美地缘竞争。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告诉我们:全球化时代,单边主义终将自食其果,平等合作才是长久之道。掌握核心技术与全产业链,才能握住未来的命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8

猜你喜欢

瓜田情报局

瓜田情报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