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到时候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当年,日本经济刚凭着半导体、汽车这些产业冒头,眼看要摸到全球老二的位置,就被美国一套组合拳按得死死的,现在对付中国,不过是把三十年前的老剧本翻出来,改了改演员和道具,内核半分没变。 就说半导体这行,当年日本的存储芯片多风光啊,1987年的时候,日本DRAM产品在全球市场里占了快八成,把美国的IBM都压得喘不过气。 里根政府立马坐不住了,先是喊着日本企业搞倾销,逼着签了《日美半导体协定》,要求日本自己限制出口,还得给美国芯片腾市场。转头就抓了日立、三菱的员工,说人家偷IBM技术,后来才知道是纯粹的钓鱼执法。 东芝更惨,就因为偷偷给苏联卖了几台机床,被美国抓住把柄往死里整,国会的议员们拿着大锤在镜头前砸东芝收音机,逼着东芝高管辞职,还掏一亿日元在美国报纸上登谢罪广告,连技术文件都被中情局抄走了,这哪是惩罚违规,分明是借着由头打断日本的技术脊梁。 现在再看中国的芯片产业,美国的手法简直是复刻,2022年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砸了几百亿美元补贴,逼着台积电、三星这些企业去美国建厂,明着说就是“对付中国”,紧接着就下了禁令,高端芯片、制造设备连技术图纸都不准卖给中国企业。 跟当年收拾日本一样,先掐断技术供应,再逼着产业链条从目标国挪开,澎湃新闻里港媒都说了,这就是“301的亡灵复活”,当年用来压日本的大棒,现在换个借口又挥过来了。 关键矿产这块更明显,美国早就盯着中国在锂、钴、稀土这些领域的加工优势,白宫2021年就下了行政命令,让部门一百天内查清供应链的“脆弱点”。 去年九月美国拉着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搞了个“矿产安全伙伴关系”,把欧盟、日本全拉进来,目标就是绕开中国搞关键矿产供应。 连造弹药必须用的锑矿,美国前几年55%都从中国进口,现在急着找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国家凑数,国会还专门在国防法案里加了条款,逼着国防部搞锑矿储备。这跟当年为了遏制日本,连钢铁、汽车都要设限的路数,根本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贸易战的老招也没丢,当年美国对日本13款高档车征100%的关税,逼着日本车企把工厂搬到美国。现在对中国,先是加征关税,又是搞“友岸外包”“近岸外包”,逼着企业把产能迁到印度、越南这些地方。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给电动汽车行业3690亿美元补贴,前提是必须在北美生产,明摆着就是要把中国排除在新能源产业链之外。更离谱的是去年八月出台的《全美国国旗法案》,规定政府买的国旗必须美国造,要知道以前美国国旗大多是中国产的,这针对性简直藏都不藏。 美国最阴的是拉着盟友围堵,当年借着“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对苏出口,顺带把日本的技术输出管得死死的,现在更直接,搞“芯片四方联盟”把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绑在一起,不准给中国高端芯片;又弄“印太经济框架”,逼着盟友在供应链上跟中国划清界限。 这些动作凑在一起,目标很明确:就是把中国从全球高端产业链里踢出去,让中国永远停留在做组装、卖原料的阶段。当年日本就是这么被锁死的,半导体产业垮了之后,经济几十年没缓过来。 现在美国这计划已经推进不少了,台积电亚利桑那州的工厂都快投产了,苹果把部分iPhone产能迁到了印度,关键矿产的替代供应国也在慢慢凑齐。 等到这条绕开中国的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根本不用动武,到时候中国的高科技企业拿不到设备和技术,关键产业缺了原料,出口的产品进不了美国主导的市场,经济自然就被钳制住了。 这套路美国玩过一次,现在正照着中国的样子再演一遍,只不过中国跟当年的日本不一样,手里的筹码多,腰杆也硬,能不能让美国得逞,还得看接下来的较量。
纽约时报中文网在近期,刊登美国“专家”的“警告”,具体内容就是,中国出招过猛,中
【10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