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两岸正式开放探亲。一位名叫叶依奎的地下党,混在探亲队伍当中,回到了大陆。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情报人员谢汉光。他的身上,带着一份至关重要的百人名单,这份名单让沉寂了38年的真相得以大白天下。 那年厦门码头挤满了返乡人,有人抱着特产哭,有人举着老照片找亲人,唯独谢汉光拄着磨亮的竹拐杖,穿件不合身的旧棉衣,手里就一个布包。 没人知道,“叶依奎”是他用了38年的假身份,更没人晓得,棉衣内侧缝了7次的夹层里,藏着用蜡纸封着的毛笔名单——那是100多位台湾地下党同志的名字,每一个都浸着热血。 1947年他受组织派去台湾,本是收集情报、联络同志,可1949年局势突变,工委被破坏,不少同志被捕。为了保住名单,他躲进南投县山区,学闽南语、种茶叶、帮人砍柴,连腿都累出了毛病。 1965年台湾当局“清乡”,他故意一瘸一拐,装成普通老农才躲过搜查。38年里,他从不敢跟人说真话,每天睡前都要摸一摸棉衣里的名单,油灯下检查时,看着那些名字,总想起同志牺牲前的眼神。 1988年听到开放探亲的消息,他花三个月做假身份,又把棉衣拆了重缝,确保名单万无一失。踏上大陆土地时,他摸着胸口,手指抖得厉害——这38年的苦,终于要熬出头了。 到厦门后,他先找党史办,可没证明没人信,直到说出“闽江潮起”的接头暗号,又报出3位已故领导的隐秘事迹,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查了7天,才确认他就是谢汉光。 当他小心翼翼拆开棉衣夹层,把泛黄的名单递过去时,在场的人都红了眼。这份名单厘清了好多事:陈炳基1948年被捕后坚贞不屈,最后牺牲在狱中;李友邦在联络途中被叛徒出卖,连遗书都没留下。 1989年,陈炳基的女儿陈梅拿着父亲的牺牲证明,哭着说“终于知道爸爸是英雄”,后来她还整理父亲的日记,想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无名者的故事。 谢汉光后来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定居漳州时拒绝特殊照顾,天天去社区给孩子讲革命故事。2004年他走之前,还拉着家人的手说“要把名单的故事传下去”。 现在他的故居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4年网上聊起他的故事,好多网友说“38年守一份名单,这才是真信仰”,还有孩子留言“想了解更多地下党叔叔的事”。 其实谢汉光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所有英雄都有耀眼的勋章,有些英雄就藏在平凡日子里,用一辈子守着一份责任、一份信仰。那些名单上的名字,还有谢汉光自己,都该被我们永远记住——因为他们的坚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稳。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988年,两岸正式开放探亲。一位名叫叶依奎的地下党,混在探亲队伍当中,回到了大
惜陈谈娱乐
2025-10-17 12:51:03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