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次换俘的结果震惊到了!哈马斯用区区20个人质,居然从以色列手里换回了近198

史之春 2025-10-17 16:42:07

被这次换俘的结果震惊到了!哈马斯用区区20个人质,居然从以色列手里换回了近1986名囚犯!这近乎1:100的交换比例,创下了巴以冲突史上最悬殊的换俘纪录。   其实这事儿不是双方一拍脑袋就决定的,背后有一堆弯弯绕,还得从两边手里的“筹码”说起。   哈马斯手里的20个人质,是之前冲突中俘获的,里面有妇女也有孩子,还有普通民众。而以色列放的1986名囚犯,大多是巴勒斯坦的年轻人,甚至有十几岁的少年,还有不少妇女,好些人都没经过正式审判就被关了挺久。这种“换俘”在巴以之间不是头一回,2011年就有过1个以色列士兵换1027个巴勒斯坦囚犯的事儿,只不过这次比例更夸张。   但两边直接坐下来谈是不可能的,得有中间说和的。这次牵线的主要是卡塔尔,这个小国本事不小,跟哈马斯关系不错,哈马斯好些领导人都在卡塔尔住着,而且卡塔尔还老给加沙送钱送物资,哈马斯愿意听它的。同时卡塔尔又跟美国、以色列都有来往,能把两边的话传到,就像个“传话筒+润滑剂”。之前2023年11月那次换俘,也是卡塔尔和埃及一起撮合的,这次自然还是得靠这些中间人来回磨嘴皮子。   谈的时候也不是一步到位,中间磨了好几个月。哈马斯一开始就放话,不换囚犯就不放人质,以色列这边一开始还硬气,后来架不住各种压力才松口。最后说好分阶段来,哈马斯先放几个人质,以色列跟着放一批囚犯,国际红十字会的人全程跟着,确保两边都守规矩,就这样一点点把事儿办成了。   那以色列为啥肯吃这么大的亏,用100个囚犯换1个人质?最根本的是,以色列人把自己人的命看得特别重。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有个“人质广场”,那些被抓人质的家属天天在那儿等着,还有志愿者给他们拍照,每张照片下面都写着“等你回家”。   全国老百姓都盯着这事儿,要是政府眼睁睁看着人质出事,不管不顾,下次选举肯定没人投他们票。之前有个17岁士兵被俘,他妈妈天天在广场上呼吁,全国都跟着揪心,政府哪敢怠慢。   国内的政治压力也逼得政府必须这么做。以色列政府经常是几个党派凑起来的联合政府,本来就不稳当。要是在人质问题上处理不好,联合政府很可能散架。就像之前内塔尼亚胡总理,就因为换俘谈判的事儿被骂过,后来不得不重视。这次要是不答应哈马斯的条件,不光民众骂,联盟里的盟友也可能翻脸,到时候政府都要垮台,谁还管什么比例悬殊。   而且这事儿还有历史先例,不是第一次“吃亏”了。2011年的时候,以色列就用1027个巴勒斯坦囚犯,换回了一个被抓了5年的士兵沙利特。当时全国都庆祝,觉得救回自己人比什么都值。有了这个先例,这次再用高比例换俘,老百姓心理上也能接受,政府做决定的时候阻力就小多了。   还有个说不出口的原因,以色列关押的那些巴勒斯坦囚犯,好多是年轻人,还有没经过审判就关起来的。国际社会本来就老批评这事儿,觉得不合法。借着换俘把这些人放了,也能少受点国际舆论的指责,算是顺水推舟的好事。   哈马斯这边也掐准了以色列的软肋,知道只要攥着人质,以色列再强硬也得让步。而且放回来的巴勒斯坦囚犯,在当地特别受尊重,哈马斯也能靠着这事儿攒人气,让更多巴勒斯坦人支持自己。说白了,这是一笔各取所需的“交易”,以色列换回家人,哈马斯赢了民心,两边都有自己的算盘。   这么一看,虽然1:100的比例看着吓人,但背后全是民意、政治和历史习惯在推着走。对以色列来说,只要能把自己人救回来,就算放出去再多囚犯,在他们眼里也是值得的。毕竟在任何国家,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永远是最不能含糊的大事。

0 阅读:163

评论列表

红色感叹号

红色感叹号

2
2025-10-18 14:00

抓着不放,还要管饭。不会算账啊

燕赤龙jump

燕赤龙jump

2
2025-10-17 22:42

嗐,抓人嘛,今天换回去一千个,明天随便抓两千回来,反正不管你犯没犯罪,莫须有又不是不行,中东小霸王就是这么横[抠鼻]

一叶知秋 回复 10-18 12:27
你觉得以色列军队和你一样闲

先生

先生

1
2025-10-18 17:40

2000个里还有策反潜伏的

猜你喜欢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