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同居你敢信吗?1928年,才女丁玲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并提出了三人同居。

熹然说历史 2025-10-17 23:51:24

三人同居你敢信吗?1928年,才女丁玲同时爱上了两个男人,并提出了三人同居。 民国文坛从不缺少传奇故事,但丁玲的这段经历还是让人瞠目结舌。1928年,这位24岁的女作家做了个大胆决定——她要和两个男人一起生活。一个是同居多年的胡也频,另一个是刚认识不久的日语老师冯雪峰。更让人意外的是,两个男人居然都同意了。 丁玲1904年生于湖南临澧,四岁丧父,母亲借钱读书后当小学教师,经济拮据。1918年她考入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期间患上肺病还传染给弟弟,弟弟因此夭折成了她一生的痛。五四运动那年,她参加学生游行,接受新思想。1922年到上海读书,次年进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4年转到北京,在北大旁听文学课程。 在北京,丁玲通过《京报》编辑胡也频认识了同乡沈从文。三人因都是文学青年又都没钱,干脆合租在香山,靠丁玲母亲汇款接济。胡也频比丁玲大一岁,性格软弱,经常在她面前哭鼻子。丁玲弟弟去世后,胡也频送她一大把玫瑰花,留下字条写”你一个新的弟弟所献”。丁玲被吓得不辞而别跑回老家,胡也频借钱追到湖南。丁玲被这份执着打动,1925年跟他回北京同居了。 同居归同居,两人关系并不稳定。丁玲开始写小说赚稿费,1927年发表处女作《梦珂》,又写了《莎菲女士的日记》。有了钱,她想去日本留学,经人介绍认识了北大学日语的冯雪峰。冯雪峰其貌不扬,又穷又土,但他是五四时期就小有名气的”湖畔诗人”,知识渊博、成熟稳重。 冯雪峰教日语时,两人常交流文学和时事。丁玲把刚写完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拿给他评论,冯雪峰说出的想法让她觉得遇到知音。有一天晚上,丁玲约冯雪峰第二天在北海见面,胡也频还没起床她就出门了。两人聊了一上午,又到中山公园吃饭。丁玲打电话回去找胡也频,被告知胡也频正发脾气到处找她。等下午回到家,胡也频冲上来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拳头。 1927年底冯雪峰离开北京去上海,丁玲和胡也频也跟着去了。到了1928年2月底,三人到杭州长谈。丁玲提出个惊人方案——三人一起生活。冯雪峰在西湖边的葛岭租了套两居室,冯雪峰一间,胡也频一间。白天丁玲一会儿和冯雪峰谈文学,一会儿和胡也频写作,晚上轮流在两个房间过夜。 这种安排听起来理想,实际上矛盾重重。胡也频虽然答应了,但他受不了跟别人共享女友。不到一个星期,胡也频就坚持不住,跑回上海找沈从文诉苦。沈从文劝他不要轻易放弃,胡也频第二天又回杭州。冯雪峰这时接到组织安排,回浙江义乌从事地下工作,主动退出了这段关系。丁玲后来说,她真正追求过的男人只有冯雪峰,“只有这个男人燃烧过我的心,使我起过一些狂炽的欲念”。 三人同居结束后,丁玲与胡也频正式结婚,搬到上海住。他们和沈从文创办红黑出版社,出版《红黑》和《人间》杂志,不久都停刊了,生活陷入困境。1930年两人加入左翼作家联盟,11月丁玲生下儿子蒋祖林。胡也频在济南教书时言论激进,引起国民党注意,1931年1月17日被捕,2月7日在上海龙华被枪决,年仅28岁。 丁玲将出生不满百日的儿子送回湖南给母亲抚养,自己继续在上海从事文学活动。1931年11月她与翻译冯达同居,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左联党团书记。1933年5月,丁玲和冯达一起被国民党逮捕,软禁在南京。1935年被释放时,她还带出来一个女儿蒋祖慧,出狱后就和冯达分手了。 1936年11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成为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在延安她担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1942年,38岁的丁玲与25岁的演员陈明结婚,这是她最后一个丈夫。1948年她完成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丁玲这段三人同居的经历,放在今天也算惊世骇俗,何况是在1928年。她的情感选择固然大胆,但这种关系维持不到一周就破裂,也说明这种安排本身就不现实。你怎么看待丁玲的这段经历?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