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成就: - 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发表了《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成功解决了科学界长期悬而未决的θ-τ谜题。1957年,他们因这一发现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们均持有中国护照,成为历史上首次站上诺贝尔奖领奖台的中国人。 - 建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该理论被认为是物理学发展300年来仅有的9组基本方程之一,对现代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导出杨-巴克斯特方程:1967年,杨振宁讨论了一个一维量子多体问题,从而导出后来被称为杨-巴克斯特的方程。该理论对数学和物理的影响重大,在近代数学和物理领域极为少见。 - 推动中国科教事业发展:1971年,杨振宁率先冲破重重阻碍从海外回国访问,成为首批回国访问的科学家。他积极推动中美科技合作项目,促成了中国与美国的多项科技合作,还向邓小平提出派遣留学生赴美深造的建议并获得支持,亲自推荐了超过1200名年轻学者出国接受培训。此外,他晚年回到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与筹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并担任名誉院长,为中国科学教育水平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 - 维护中国领土完整:1971年10月,杨振宁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归还冲绳协定”听证会上作证,从历史、地理和现实的角度全面讲述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为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振宁以其卓越的科学成就、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赢得了国内外科学界和全球华人的尊敬与赞誉。
杨振宁确认去世,享年103岁。物理学四大神明: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还有
【112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