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已经不再欢呼“把俄罗斯打成能源进口国”了,因为泽连斯基证实,乌克兰面临严峻的冬季能源问题,为了确保能源供应,基辅可能需要考虑进口电力。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曾几何时,乌克兰还在高调欢呼 “要把俄罗斯打成能源进口国”,如今却被寒冬泼了盆冷水。泽连斯基亲口证实的能源危机,把当初的豪言壮语变成了尴尬的自嘲 —— 连自家电力都快供不上了,还得琢磨着从邻国买电过冬。 这场能源困局早有伏笔。从 2022 年 10 月到 2024 年 9 月,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挨了 1024 次袭击,到去年 9 月,泽连斯基自己都承认,全部火力发电厂和几乎所有水力发电能力都被摧毁了。曾经依赖核电和火电支撑的供电系统,如今成了满地碎片。 10 月初的新一轮袭击更是雪上加霜。俄军一天内发射 183 架无人机,把切尔尼戈夫州的能源设施炸得停摆,当地只能轮流停电,连最大私营能源企业 DTEK 的火电厂都被炸伤了人。技术人员再拼命抢修,也架不住 “炸得比修得快” 的节奏。 更棘手的是进口渠道还不顺畅。乌克兰本来有 19% 的电力靠捷克斯洛伐克供应,可之前因为俄气过境的纠纷,对方早就放话要断供。摩尔多瓦也跟着限制电力出口,这下能指望的邻居没剩几个,想买电都未必有卖家。 国际能源署早算过一笔账,乌克兰今年冬天的电力缺口会达到 6 千兆瓦,相当于峰值需求的三分之一。夏天 2.5 千兆瓦的缺口就已经让基辅频繁停电,真到了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后果不堪设想。 回头看当初的 “能源战宣言”,更显讽刺。乌克兰一边袭击俄罗斯的天然气计量站和炼油厂,试图打击对方能源出口,一边自己的能源命脉早被掐住。这种 “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的操作,终究没能撑过现实考验。 要知道,冲突前乌克兰就 80% 的天然气、90% 的石油依赖俄罗斯,能源上本就先天不足。如今失去了自己的发电能力,又把周边供应渠道搞僵,陷入困境其实早有预兆。 最无奈的还是普通民众。泽连斯基曾质问 “80% 能源系统消失是什么生活”,现在这个问题有了答案:寒冬里可能没有暖气,夜晚可能一片漆黑,连基本生活用电都成了奢望。当初的欢呼呐喊,终究换不来暖炉里的火焰。 俄乌曾有过 “停火保护能源设施” 的约定,可墨迹未干就各自重启袭击。俄方说停火却照炸不误,乌方也盯着俄的能源设施打,最终买单的却是两国的普通百姓。 现在再没人提 “把俄罗斯打成能源进口国” 了。泽连斯基的表态,与其说是承认困境,不如说是给当初的激进降温。能源问题从来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寒冬里的每一度电,都比空泛的宣言实在。 接下来就看西方援助能不能跟上。但就算有发电机和抢修材料,要在冬天前重建起破碎的能源系统,难度堪比登天。这场能源困局给所有卷入冲突的各方提了个醒:切断能源命脉容易,重建民生根基太难。
乌克兰已经不再欢呼“把俄罗斯打成能源进口国”了,因为泽连斯基证实,乌克兰面临严峻
颜冬白云
2025-10-18 10:12:5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