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了!上海,11人偷盗共享单车上万辆!涉案1000万元!然而销赃的速度却赶不上偷车,不仅没赚钱反欠20多万元!网友:贷款上班。 当盗窃团伙的偷车速度快到连收赃者都要反过来欠自己钱,这听起来像段子的荒诞场景,却真实发生在上海一起特大共享单车盗窃案中。 事情的起点要从2023年6月1日说起,那天早上,上海某共享单车公司的姚经理对着后台屏幕急得直跺脚。 140辆本该停在浦东街道的共享单车,一夜之间“不翼而飞”。 他赶紧调看GPS定位,结果只有两三辆车能显示位置,剩下的全是一片灰色的“失联状态”。 更反常的是,找到的几辆车旁边,都留着被剪断的智能锁,这哪是普通小偷的临时起意? 分明是有人故意拆了定位,假装车子还在原地。 警方介入后,顺着监控里的一辆厢式货车追到了江苏连云港。 当办案民警推开当地一家废品站的大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忍不住直呼“太夸张”。 近两层楼高的“单车山”堆在院子里,各品牌的共享单车挤在一起,有的还连着车座,有的已经被拆成了零散的车架和零件。 铝合金碎片在阳光下闪着冷光,活脱脱一个“共享单车坟场”。 在这里,民警抓了三个核心嫌疑人:废品站老板李某新,还有帮他搬车的郑某、陈某。 让这伙人能“精准偷车”的,是藏在背后的一个“内鬼”,共享单车公司前员工赵某。 2023年初,李某新跟赵某搭上了线,赵某知道公司哪些路段车多、哪些地方监管松,。 于是干脆把车辆投放数据直接卖给李某新,每帮着偷成一辆车,就拿30元好处费,被网友调侃成“偷车界的滴滴打车”。 有了这份“导航”,李某新一伙人白天踩点,晚上开货车直接搬车。 为了不被发现,还专门把带GPS的智能锁剪下来扔在原地,让公司后台误以为车辆还在正常停放。 偷来的单车到了废品站,就成了“流水线作业”:有人负责拆车架,有人分类钢铁零件,铝合金车架卖给钢厂,钢铁零件送进铁厂。 一辆车拆完能赚150到200元,比直接转手卖整车的105元划算多了。 可李某新不满足于自己人偷,见三个人“效率太低”。 于是便开始以105元一辆的价格,收购其他小偷手里的共享单车,慢慢凑出了一条“上游偷车、中游收车、下游拆车”的黑色链条。 谁也没料到,这链条最后栽在了“偷得太快”上。 随着李某新收的车越来越多,下游的废品站根本消化不完,收赃的人拿不出钱来付收购款,最后反而欠了李某新20多万元。 这荒诞的“欠款”成了破案的关键线索,警方顺着这条线摸下去,又抓了8个参与偷车的人,11人的犯罪团伙才算彻底落网。 202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下来了:主犯李某新被判13年有期徒刑,罚金50万元。 给数据的前员工赵某判了5年;剩下9个人分获3到8年有期徒刑,120余万元赃款也被追缴。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刑期背后藏着一个关键逻辑,法律量刑看的是共享单车的实际成本,不是销赃所得。 一辆共享单车的采购价约2000元,1万辆就是2000万元,远超“盗窃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李某新一伙人只盯着零件能卖多少钱,却忘了“偷的是2000元的车”,这笔“成本账”算错,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回头看这起案子,11个人费尽心机偷了1万辆车,最后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把自己送进了监狱,真是应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共享经济的核心是“大家用、大家护”,可一旦有人把公共资源当成“白拿的唐僧肉”,再方便的工具也会变成废铁。 信息来源:光明网2025-10-17发布:涉案千万!11人偷盗共享单车上万辆拆解出售,每辆获利150元!办案民警直呼被震惊...
“这也太欺负人了!”上海icon浦东,一名网约车司机凌晨收车回家,好不容易在公共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