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特朗普正式宣布了 10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令,宣布从11月1日起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及零部件征收25%的新关税,同时还将对进口客车征收10%的关税。 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个政策的落地并不意外,甚至有人早就预料到,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表面上这项法案旨在保护美国制造业,让本土企业重新占据竞争优势。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却质疑,这样的举措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对美国经济造成更多创伤。 一位经营货运公司的老板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本以为政府承诺重振制造业会带给小企业新机会,没想到反倒是我们最先感受到压力。”随着关税政策实施,很多公司需要支付更多的进口车辆费用,客户也开始犹豫是否继续与他们合作。一辆进口的重卡成本从17万涨到了近22.4万,这样的高昂成本几乎让中小企业喘不过气来。而那些依赖进口零部件生产重卡的本土企业,也因为供应链成本的激增而面临巨大挑战。 特朗普政府一贯强调“美国优先”,希望通过提高关税来逼迫外国车企将制造业迁回美国。这种“一刀切”式的政策忽略了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的复杂性。美国的重卡行业事实上极度依赖墨西哥提供零部件供应。有数据显示,重卡零部件总量的28%直接来自于墨西哥,而这一部分的贸易往来去年仅此一项就产生了1280亿美元。这些工厂一旦难以承担关税成本,关门歇业或是搬到其他国家都是可能的,到头来受伤的只会是美国本土工人和消费者。 消费者的日子更是一眼可以预见的艰难。不少家庭正盯着即将涨价的新车预算发愁。数据显示,美国近一半的乘用车依赖进口,而这次10%的新关税将转嫁到最终消费者身上。原本2万-3万美元一辆的家庭汽车成本预计又要增加2000-3000美元。普通家庭用车市场的萎缩,很可能直接导致对应产业线裁员,尤其是对那些面向批量生产低成本车型的工厂影响巨大。 而在国际上,事情的复杂性和敏感性显然不亚于国内的经济问题。墨西哥方面毫不示弱,已经提前祭出了“B计划”,准备实施反制措施。加拿大更是公开表示关税政策“既非法也不合理”,并宣布将立即采取对等报复。欧洲也没闲着,欧盟各国正谋划出台一系列针对美国出口商品的新限制。可以预见的是,这场关税战将进一步升级,最终可能彻底撕裂原本就已岌岌可危的国际贸易体系。 企业裁员的现象也开始出现,从沃尔沃裁员550人到800人的宣布,只是冰山一角。制造业回流的愿景未至,“裁员潮”却悄然而至。各国供应链关系一旦受挫,恢复起来不亚于在战后重建经济。专家提醒,特朗普政府对外搞保护主义的其实纠结国内企业的资金链和普通家庭的生活都将被打乱。只会是底层的老百姓替这些政策买单。 显而易见,这已经不是一场纯粹的经济政策游戏,而更可能是一场政治赌注。特朗普政府的核心目标似乎更在于能够在关键选举时赢得“遏制外来竞争,保护美国工人”这样的选民支持。换句话说,这次关税政策又一次成为表演政治的一部分。问题在于,短期内的喧嚣与热闹终将被现实所击破,而这一切的代价却由谁来承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MCN伙伴计
就在刚刚 特朗普正式宣布了 10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令,宣布从1
无双圆月T5Pe0
2025-10-18 14:49: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