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为什么要搞垮苏联,看一下普京对叶利钦评价就明白了:“俄罗斯史上最大的罪犯是

沈言论世界 2025-10-18 14:55:02

叶利钦为什么要搞垮苏联,看一下普京对叶利钦评价就明白了:“俄罗斯史上最大的罪犯是那些把权力扔在地上,让一些歇斯底里的疯子捡起来的懦怯者,比如尼古拉二世和戈尔巴乔夫。”   要看懂叶利钦为什么做出那样的选择,不能只把他当成一个人看。他是体制里的产物,是历史洪流中的一块跳板。   他走上政治舞台的年代,是苏联政体高度僵化、经济停滞、民众不满情绪攀升的时期。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呼声渐起。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与公开”政策,初衷是挽救苏联。然而,事与愿违,这一举措犹如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为苏联埋下诸多隐患。   叶利钦最初是戈尔巴乔夫的盟友,但很快,他意识到“改革”的牌打得不够猛,不够刺激,不够能让人记住他。于是,他开始另起炉灶,走上一条更为激进的道路。   叶利钦的政治手腕并不复杂,但手段极为果断。他明白,要想赢得民心,就要摆脱那个让人疲惫的体制。他公开批评戈尔巴乔夫,塑造自己“人民代言人”的形象,在群众中迅速积累起巨大的政治资本。   1991年的8月政变,是一个转折点。苏联保守派试图通过非常手段保住摇摇欲坠的联盟体制,但叶利钦站了出来,在坦克上发表演讲,赢得了全国瞩目。   他成了反政变的英雄,此时的戈尔巴乔夫则彻底失去了权威。政变失败后,苏联的命运已无可挽回,而叶利钦也抓住了这个机会,顺势推动俄罗斯脱离联盟。   很多人说叶利钦“搞垮”了苏联,但换一个角度看,他不过是顺着历史的裂缝走下去。他没有制造裂缝,但他绝对是那个把裂缝撕成鸿沟的人。   普京对叶利钦的态度非常微妙。作为叶利钦亲手挑选并扶持起来的接班人,普京在接过权力的那一刻,必须展现对叶利钦的尊重。   但随后他以“强国”为核心的执政理念,几乎是在全面修正叶利钦时代的路线。叶利钦推行的“休克疗法”使得俄罗斯经济在九十年代陷入混乱,寡头崛起,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国家主权面临严重挑战。   普京上台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拾国家权威,强化中央集权,逐步削弱寡头对政治的影响。   他对叶利钦时代的反思,最终凝结为那句评价:不是批评那些失败者,而是控诉那些在关键时刻选择退缩、放弃、投降的人。   叶利钦想成为历史的开拓者,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历史的终结者。他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市场经济”,在俄罗斯并没有开出理想的花朵,反而成为社会动荡的温床。   他放弃了苏联那套制度,却没能建立起稳定的新秩序。他把权力“扔在地上”是为了让人民捡起来,可惜的是,人民并没有能力接住。   从今天回头看,叶利钦的行为不能简单用“背叛”或者“改革”去定义。他既是旧制度的掘墓人,也是新制度的催生者。   普京的那句话,之所以引人深思,不只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一种对国家命运的警示。在关键时刻,领导者的选择往往不是只影响自己,而是决定一个民族的走向。   叶利钦选择了“放弃”,而普京则选择了“控制”。这两种路径背后,是截然不同的执政哲学和国家观。 素材来源:美国档案解密:叶利钦曾称乌克兰是“主要的不稳定因素” 2023-01-31 22:15·观察者网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