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老蒋的亲妹妹蒋瑞莲向哥哥告状,说她的丈夫四处寻花问柳,希望老蒋能加以规劝,但老蒋只答复了她一句话,直接将蒋瑞莲的人生推向更加残酷的深渊。 蒋瑞莲出生在1890年的浙江奉化溪口镇,那时候蒋家靠盐铺过日子,日子不算富裕但也凑合。父亲蒋肇聪娶了三房妻子,母亲王采玉是第三房,生下蒋介石、蒋瑞莲还有两个早夭的孩子。1895年父亲一走,家境就直线下滑。异母兄蒋介卿把大部分财产占了,王采玉拉扯着两个孩子苦哈哈过日子。蒋介石在外头读书,蒋瑞莲小小年纪就得挑起家务重担,挑水做饭啥都干,硬是把这个破败的家撑起来。 1906年蒋瑞莲刚满16岁,王采玉就把她嫁给了玉泰盐铺的学徒竺芝珊。这竺芝珊家底一般,但人老实,干活勤快,还常帮蒋家忙,王采玉觉得靠谱。蒋介石那时在日本留学,收到母亲信后赶紧赶回来,亲自操办妹妹的婚事。婚后俩人生了一子四女,长子竺培风特别争气,从小脑子活络,舅舅蒋介石很喜欢他,把他送到上海读书,待遇跟蒋经国、蒋纬国差不多。 竺培风的路子走得顺,1939年考上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后来还去英国留学,先在伦敦大学念书,又转到剑桥大学,拿了土木工程学士学位。抗战打响后,他加入空军,去美国学飞行,回来后执行任务,炸过武汉的日军设施,还破坏过平汉铁路。1946年他奉命飞西安运油,次年回程时飞机出事,摔死了,才30多岁。这孩子的一生虽短,但也算有点成就,可惜没帮上母亲多少。 蒋瑞莲的日子却一天比一天糟。竺芝珊靠着蒋介石的帮衬,从盐铺小伙计一步步爬上去,当上苏州税务局局长、国库主任,钱袋子鼓了,人也跟着变味。他开始贪图享乐,到处找女人,还公开纳妾,对蒋瑞莲不管不问。蒋瑞莲起先忍着,那年代女人离婚等于天塌了,可竺芝珊越来越过分,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1931年秋天,蒋瑞莲下定决心去南京找哥哥蒋介石诉苦。她觉得蒋介石是国民政府的大头头,又是亲哥,总该帮她出头。在国民政府大楼,她把竺芝珊的那些烂事全抖落出来,等着哥哥给个说法。蒋介石听完没啥动静,就扔出一句“这种事,你就别管太多,忍着点吧”。这话说出口,蒋瑞莲的希望全灭了,她只能灰溜溜回奉化。 竺芝珊听说蒋介石不管,胆子更大了,不光不收手,还变本加厉,连家门都不踏。蒋瑞莲的求助非但没换来安慰,反而让她日子更难捱。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面对丈夫的冷落和外人的闲话,身体和精神都扛不住了。这件事暴露了蒋家内部的那些纠葛,权力再大,也管不住自家人的私事。 为了缓口气,蒋瑞莲开始信佛。她跟嫂子毛福梅在溪口镇外的摩诃殿后头建了个法昌寺。每天一早,她穿上简单衣服,去寺里烧香念经,想找点平静。可经书再多,也挡不住丈夫的背叛和哥哥的冷漠。她身体一天天差下去,精神也垮了。1937年,她病死了,才47岁。 蒋介石听说妹妹没了,安排了场像样的葬礼,还写了悼词,说了些怀念的话。可对竺芝珊,他一直憋着气,好几年没搭理他。直到1947年,外甥竺培风飞机失事死了,蒋介石可能觉得对不起妹妹,或者想照顾竺培风的遗孀和孩子,才又给了竺芝珊点差事,让他当了中国农民银行常务董事啥的。 1949年国民党丢了大陆,蒋介石带着人去台湾,竺芝珊也跟了过去,继续给国民党干活,当过津浦铁路车务总段长之类的职务。他就这样在台湾混着,直到1971年病死。蒋瑞莲的一生,本来有机会过得安稳,可因为丈夫的变卦和哥哥的袖手旁观,落得这么个下场。
白崇禧一生三次逼的蒋介石下野,多次不听蒋介石的调遣,最离谱的是蒋介石请他出任淮海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