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科学家杨振宁先生与世长辞。10月18日中午,官方发布消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

混圈摸内娱 2025-10-18 16:46:15

伟大的科学家杨振宁先生与世长辞。10月18日中午,官方发布消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于2025年10月18日12点左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我们该如何送别这位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星呢?有本书这样评价杨振宁:杨先生为祖国做了诸多贡献,只是他自己不愿宣扬。然而,正是这份低调,让网上一些喷子有了可乘之机。他们质疑:他真有那么厉害吗?我物理课本上怎么没见过他?上个世纪钱学森、邓稼先都回国报效祖国了,他为何加入美国国籍?年纪大了又回来,难道是为了炒作圈钱养老?甚至还有人只对他的八卦感兴趣。 别急,咱们逐一解答这些问题。首先,杨振宁究竟有多厉害?看看这张照片,这是全球物理研究领域顶尖科学家的合影。以往这样的合影,站在C位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去世后,C位换成了杨振宁。1956年10月1日,他和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简单解释一下,假如你是微观粒子,对着镜子比“耶”,镜子里的你可能比出“666”。这一发现给当时的物理学界带来巨大震撼。次年,诺贝尔奖授予杨振宁和李政道。后来,杨振宁和他的学生又提出杨 - 米尔斯理论,1979年、1999年、2004年、2013年多个诺贝尔物理学奖都与该理论相关,它堪称诺贝尔奖的摇篮。美国权威物理学界评价杨振宁是20世纪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的第三位物理学全才。 那么,为何这样伟大的物理学家在教科书上鲜少提及?看看杨振宁的物理公式,能看懂吗?不读物理学博士,基本接触不到他的研究成果。他在学术上的卓越毋庸置疑。很多人或许不知道,手持中国护照走上诺奖颁奖台的杨振宁曾痛斥五十多年前欧美在中国的野蛮杀戮和无耻掠夺,还表示为自己的中国血统和背景感到骄傲。 他为何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接受采访时解释,当时他从事高端物理理论研究,国内缺乏科研条件,只能留在美国。受杜鲁门主义影响,他常因国籍问题被实验室拒之门外。于是,1964年他加入美国国籍。这一选择在当时颇具争议,连他的父亲、著名数学家杨武之都难以接受,多次劝阻。但正如歌词所唱:“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杨振宁本可在大洋彼岸安心做研究、享生活,但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僵局后,他立刻回到阔别26年的祖国。他第一个想见的人是发小、同学、战友,两弹元勋邓稼先。这次见面改变了邓稼先的命运。邓稼先夫人回忆,当时邓稼先和其他“两弹一星”科研人员处境艰难,在杨振宁推动下,他们回到北京,避免了一场灾难。 此后,杨振宁几乎每年往返中美,与国内科研人员开展学术合作,促进科技交流。在他牵线搭桥下,多位美国学术大佬回国效力。著名数学家林家翘辞去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职位,回国推动应用数学和流体力学发展;著名计算机大神、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回国创立清华姚班,专业排名一度超越美国麻省理工。最终,他自己也回到祖国。2003年,杨振宁回清华任职,2015年恢复中国国籍。 喷子们却诋毁他回国养老、娶年轻媳妇。但八十多岁的杨振宁在做什么?他亲自在实验室研究,为清华大一新生教授大学物理课。他拒绝清华百万年薪,卖掉美国房产,为清华捐赠600万美元。他在国内参与建设六十多座物理实验室,发起多个基金,支持国内科研项目。他以清华名义发表三十多篇SCI论文,将中国冷原子凝聚态物理科研水平提升了几十年。2021年,99岁的杨振宁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写道:“你奉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 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键盘侠的看法已不重要,那些冷嘲热讽终将消逝,而有些人的名字,百年之后依然闪耀。

0 阅读:27

评论列表

展翅的雄鹰

展翅的雄鹰

1
2025-10-18 20:43

一路走好,国之栋梁

混圈摸内娱

混圈摸内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