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首届日本职业足球联赛正式打响,第二年中国甲A启幕,中日两国的足球职业化

鸟戈一阵风 2025-10-19 16:51:30

1993年首届日本职业足球联赛正式打响,第二年中国甲A启幕,中日两国的足球职业化起点几乎相同,时任日本足协主席的川渊三郎80年代末就提出了“以巴西式的技术为基础,走欧洲拉丁派的路线”,日本足球这么多年来一直践行的是“学巴西”的战略从未改变。 在职业化以后J联赛出现了很多来自巴西的外援,其中不乏一些超级巨星来巴西赚养老钱, 济科、莱昂纳多、邓加、贝贝托等人都来日本技术扶贫。 为什么学巴西,首先当时的巴西是世界足坛的潮流,从94年到02年连续三届打进世界杯决赛,其次,在巴西有接近200万的日本移民,他们有部分人也加入到J联赛。 日本足球的“学巴西”也从归化开始,拉莫斯是第一代日本归化,1992年他穿着10号球衣带领日本首夺亚洲杯,日本媒体评价:“拉莫斯的到来,让日本足球少走了10年弯路。” 在回想下多年后中国足球的归化,同样的以巴西球员为主,但中国足球却一直在弯路上。 在日本各地的青训营里云集了大量的基层巴西教练,他们给球员从小就灌输技术训练方法,这才是日本足球起飞的根基,所以后面的日本男足一直不缺乏技术型的球员。 32年后,在麒麟杯上日本3:2逆转巴西,徒弟直接打晕了师傅,这并不是乱拳打死老师傅而是在“学巴西”这么多年里,日本足球可能比巴西更清楚所谓技术流的软肋,过往巴西足球能成功靠的是什么呢?多数情况都是天才的灵光一现,巴西足球从不缺乏天才,所有一群天才在一起只要有两三个闪光就能统治一届世界杯。 但现在巴西距离世界杯越来越远,2002年之后他们的最好成绩是世界杯四强,然后被德国揍了一个1:7的惨案,他们连续五届世界杯被欧洲球队淘汰,症结在哪里? 这点日本足球可能比巴西更清楚,还有多少人记得俄罗斯世界杯上日本和比利时的比赛,当时他们2:0领先,最后时刻被比利时绝杀,NHK电视台推出了纪录片《罗斯托夫的14秒》一帧一帧的找日本失败的根源,从球员的走神到主教练的决策。 但最主要的还是球队缺乏对抗能力,比利时的战术很简单就是派出身高1米9以上的球员去冲日本后防线,当被提到中锋的费莱尼扳平比分的时候,日本被淘汰已经注定,他们无法在对抗上去抗衡欧洲球队。 对抗不足也适用于现在的巴西,他们要寻找的是技术和对抗的平衡点,光有技术可能就像内马尔在世界杯上的遭遇,被撞得满地打滚,而那届世界杯上日本力克西班牙和德国小组第一晋级。 现在的巴西足球想要进步真的需要偷师日本了,纯粹的桑巴足球在现代高强度的对抗中存在短板,他们需要增强身体对抗能力,还有一整套流畅的战术体系,靠天才闪光拯救不了现在的巴西足球,而且现在的巴西天才似乎也在减少。

0 阅读:11
鸟戈一阵风

鸟戈一阵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