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0-19 17:35:24

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国又不卖给我们,并且层层限制我们,我们现在又突破了很多技术壁垒,那我们要美债有什么用? 二战之后美国靠着黄金储备和军事实力,硬生生把美元推上了霸权宝座,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搞,美元跟黄金挂钩,后来就算脱钩了,又绑上了石油贸易,全球买石油几乎都得用美元结算,这就把大家都套进了美元的圈子里,咱就算是想绕开,短期内也没那么容易。 就说现在手里的美债,看着是一堆纸,可背后牵扯的全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纠葛。2024年一年中国就减持了573亿美元美债,到2025年7月持仓已经降到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这说明确实在一步步往外撤,但为啥不干脆清仓? 这里面全是门道,首先得认个现实,全球贸易现在还是美元的“主场”,202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6万亿美元,虽然中美贸易额降到了6644.51亿美元,可不管是跟其他国家做买卖,还是进口关键物资,大多还得用美元结账。 咱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2023年光原油就进口了4.379亿吨,这些原油几乎都是用美元支付的,手里要是没有能快速变现的美元资产,真遇到油价暴涨或者供应紧张,总不能扛着家电去换石油吧? 美债恰恰就是最方便变现的美元资产,比黄金都好用。2024年底我国黄金储备加到了2279.57吨,看着不少,可在整个储备资产里占比才5.5%,连全球平均15%的水平都没到,真要是急用钱,黄金变现得找买家、谈价格,耽误功夫,而美债在国际市场上随手就能卖掉,几分钟就能拿到现金。 2024年12月那波外储下降635亿美元,里头一大半是美元升值折腾的,但靠着美债的流动性,还是稳住了3.2万亿美元以上的储备规模,这就是它的缓冲作用。 再说美国卡芯片的事,确实气人,高端芯片攥得死紧,层层加码限制,可咱也不是只从美国买芯片,就算不买芯片,还有别的刚需。 2023年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就有291亿美元,其中大豆一半都销往中国,这些大豆变成了超市里的食用油、养殖场的饲料,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餐桌。 买这些农产品不能用人民币结账,人家只认美元,手里的美债就能直接换成美元付账,总不能让美国农民把大豆拉回去吧? 况且就算咱自己突破了不少技术壁垒,比如华为Mate 60 Pro用上了国产芯片,可造芯片的设备、材料里头,还有不少环节得从国际市场买,这些交易照样得用美元,总不能跟卖家说“咱用人民币吧,祖上也是顶流”,人家不认这个。 抛美债这事更不能太冲动,跟卖房子一个道理,手里有一万套房子,要是一天之内全挂出去,房价肯定暴跌,最后自己手里剩下的房子也跟着贬值。 美国现在债务都突破37万亿美元了,一年光利息就得付一万多亿美元,要是中国真豁出去大幅抛售,美债价格跌崩,美国经济得抖三抖,但咱手里剩下的美债也得跟着缩水,这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 所以你看,2024年12个月里有9个月在减持,每次也就减个几十亿上百亿,比如12月减了96亿,都是一点点挪,既规避风险又不砸自己的盘子。 而且就算咱不买,还有英国、日本被迫接盘,2025年7月那波减持,就是这俩盟友顶了上来,美国也知道咱手里的筹码分量,真把事做太绝,美债市场崩了他们自己也扛不住。 更关键的是,人民币国际化还没到能挑大梁的时候,虽然这些年一直在推跨境人民币支付,但全球外汇储备里人民币占比也就3%左右,跟美元60%以上的份额比差远了。 古时候咱是“顶流”,靠的是硬实力垄断贸易,现在全球分工复杂,不是一朝一夕能把美元的位子抢过来的。 手里的美债就像是过渡阶段的“敲门砖”,既能应对眼前的美元结算需求,又能在跟美国的博弈中握个筹码,比如2023年美国债务上限危机那会,咱一边减持一边观望,就给美国政府添了不少压力。 就算真往脱钩的方向走,也不是一下子就断干净的,2023年中美贸易额还有6644亿,中国对美出口照样赚美元,这些美元总不能趴在账上贬值,美债好歹还有点利息,2024年美债收益率虽然不算高,但一万亿一年也能有几百亿收益,总比放着发霉强。 况且脱钩是双向的,美国也得掂量掂量,要是咱真清仓美债,他们找谁去填37万亿的窟窿,英国日本那点体量根本扛不动,最后还得自己印钱,美元信用一崩,他们的“霸权宝座”也就不稳了。 这美债看着是给美国送钱,实际上更像是攥在手里的一张底牌,就算不用,亮出来也能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几千年的“顶流”,玩博弈的功夫从来没丢过,只不过现在换了美元和美债当棋盘而已。

0 阅读:200

猜你喜欢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