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安世半导体全体中国区已于前天向中国客户发出通知书,称荷兰总部突然宣布将

运赛过去 2025-10-19 23:51:17

最新消息,安世半导体全体中国区已于前天向中国客户发出通知书,称荷兰总部突然宣布将不再支付中国区员工的劳动报酬,并且公司系统权限也被全面中断。 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了,这几天一早刷手机,就看到安世半导体中国区的消息刷屏了。简单说,安世这家公司,本来是荷兰老牌半导体企业,2019年被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收购后,成了中资在海外的标杆项目。结果呢,今年10月,荷兰政府突然出手,借口什么经济安全风险,直接冻结了公司全球资产,还把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给暂停了。这下子闹大了,中国商务部立刻反击,禁止安世中国工厂出口特定芯片到海外。10月17日,安世中国团队只能硬着头皮给客户发通知,说总部那边不发薪了,系统权限全被断了,员工们现在基本是手动操作维持基本运转。 说白了,这不光是钱的问题,更是整个供应链的卡脖子事儿。 安世半导体前身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2019年以77亿欧元卖给闻泰科技,那时候大家还觉得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出海的成功案例。公司主打功率器件和分立器件,产品用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上,客户包括大众、通用这些大厂。收购后,安世营收一路爬坡,2024年收入约147亿人民币,员工超2万,全球工厂布局从荷兰总部到中国无锡、德国汉堡都有。 闻泰科技作为母公司,靠这个资产在A股站稳脚跟,股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可谁成想,地缘政治这把火烧得越来越旺。2023年,荷兰就开始审查中资收购英国纽波特晶圆厂,最后逼着安世剥离资产。2024年底,闻泰被美国商务部拉进实体清单,限制高科技出口。到了2025年9月,美国又推“关联方规则”,说实体清单公司持股超50%的子公司也得管,这直接把安世套牢了。 荷兰政府的动作是从9月底开始的。9月30日,他们援引《货物供应法》,这是荷兰很少用的工具,专门对付紧急情况下的供应链风险。理由是公司有“严重治理缺陷”,可能导致关键芯片供应中断,威胁欧洲汽车业。说实话,这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但没啥硬证据。荷兰经济事务部发言人只说有“急迫信号”,却不肯细说。结果呢,阿姆斯特丹企业法院立马裁决,冻结安世全球30多家子公司的资产变动,为期一年,还暂停张学政的执行董事职务,塞了个外籍董事进去,有决定性投票权。 这操作太明显了,法庭文件后来曝光,美国早在6月就警告荷兰,说安世有中国老板在位,可能没法正常出口到美国。荷兰这步棋,摆明是跟着美国走,借国家安全名义卡中资企业。 中国这边反应快,10月4日,商务部就发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中国子公司和供应商出口特定成品零部件到海外。这等于直接掐了安世的欧洲供应线,因为中国工厂占公司产能大头,原材料库存只够撑两周。 安世官网赶紧发声明,说在积极跟北京沟通,争取豁免。但现实是残酷的,欧洲汽车业已经慌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警告,这事儿可能威胁整车生产,因为安世的芯片用在安全系统、电机控制上,一断货,生产线就得停。 更别提消费电子了,手机、电脑的功率模块也靠它。荷兰自己也急眼了,10月16日凌晨开内阁紧急会,讨论要不要松口,因为冻结导致的产业损失,已经超安世每年缴的税了。 前天的通知书就是高峰。安世中国区全体员工给客户发文,内容直白:荷兰总部宣布停发中国区薪酬,系统权限全断,包括ERP、邮件服务器这些核心工具。员工们现在只能用纸笔记订单,手动协调库存。 通知里还说,公司已启动备用方案,紧急恢复部分供应,但这话说出去谁信啊?客户一看,库存告急,赶紧找备胎供应商。结果市场乱套了,闻泰科技股价从1.4倍市净率直接腰斩,交易大厅里卖单刷屏。投资者直呼抄底太早,这估值还没消化安世变故,更别提汽车半导体行业未来几年下行预期了。 这事儿本质上是中美欧科技战的延续。荷兰夹在中间,经济上离不开中国市场,但政治上得听美国的。特朗普上台后,关税壁垒更高,美国商务部BIS的管制像多米诺骨牌,一推就倒。荷兰用《货物供应法》这招,开了欧洲先例,以后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翻倍。法国智库专家说,这把经济安全凌驾于市场原则之上,其他国家准跟风。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发声,支持闻泰维权,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歧视中企。 说到底,全球芯片链太脆弱了,一家企业出事儿,就能拖累整条线。安世2022年营收峰值23.6亿欧元,毛利率42%,现在全泡汤。 安世不排除破产清算,资产很可能被欧洲本地企业低价捡走。中国商务部管制还在,荷兰那边谈判拉锯。闻泰科技已启动法律和外交渠道,起诉荷兰过度干预,违反欧盟公平竞争规则。 海牙和北京的桌子上,协议草案翻来覆去改,焦点是数据备份权和股权托管。短期看,中国区员工欠薪问题急需解决,闻泰可能从母公司划拨资金应急。长期呢,这事儿会加速中国半导体自给自足。无锡工厂转向本地客户,加大碳化硅器件研发,本土供应商填补空缺。

0 阅读:7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