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大战,却让日本发现秘密。日媒紧急呼吁:“全球70%的成熟制程订单正源源不断流向中国工厂,价格低到让我们怀疑人生!”美国把EUV光刻机当“核弹”使,中国却用28纳米“板砖”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美国的算盘原本打得挺精,觉得把EUV光刻机禁了,中国就搞不出高端芯片,可他们忘了芯片市场不是只有尖端赛道。全球半导体市场里,28纳米及以上的成熟制程芯片占了足足75%的份额,从汽车发动机的控制模块到洗衣机的核心芯片,再到通信基站的传感器,全得靠这些“不那么先进”的芯片撑着。 中国早就摸透了这个门道,趁着美国把注意力放去5纳米、2纳米的比拼上,悄悄把成熟制程的产能扩了起来。 2025年3月国际半导体协会的数据已经说得很明白,中国28纳米及以上产能占全球28%,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更精准的统计显示,这一比例在2024年就突破了35%,预计2027年直接冲到39%,相当于每三块传统芯片里就有一块印着“MadeinChina”。 能把订单抢到手,核心还是得靠产能和价格这两把刷子。中芯国际作为国内晶圆代工的“压舱石”,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飙到92.5%,光28纳米制程就占了全球35%的市场份额,天津、北京的新厂一投产,成熟制程总产能直接突破200万片/月(折合8英寸)。 更关键的是设备卡脖子问题被绕开了,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浸没式DUV光刻机早就交付中芯国际,良率稳稳爬到85%,虽然不是EUV,但对付成熟制程绰绰有余,而且国产设备渗透率一上来,生产成本直接降了一大块。 对比下就知道优势多明显,世界最大的碳化硅衬底生产商Wolfspeed,6英寸晶圆卖1500美元一片,中国供应商直接把价格压到500美元以下,这性价比谁能拒绝? 订单流向从来不会说谎。美国商务部自己查出来,三分之二的美国产品里都有中国产的成熟制程芯片,虽说按金额算只占美国市场1.3%,但这恰恰说明中国芯片的物美价廉已经渗透到美国产业链的毛细血管里。 就连日本自家企业也忍不住心动,毕竟他们砸了5万亿日元搞的Rapidus2纳米项目,至今连客户都没敲定,缺陷率还卡在50%,量产要等到2027年,而台积电这会儿都已经有四座2纳米晶圆厂满负荷运转了。 反观中国,华为海思、寒武纪这些设计公司的订单源源不断往中芯国际送,二季度光AI芯片代工收入就占了25%,政务、金融领域国产芯片占比超80%的政策要求,更是给成熟制程产能送来了稳定基本盘。 日本媒体急着呼吁就是慌了神,因为他们终于看清中美芯片大战的真实战局:美国死磕的尖端制程市场规模本就不大,还得砸天文数字的钱维持领先,而中国瞄准的成熟制程是真正的刚需市场,2025年广义的Foundry2.0市场规模都冲到2980亿美元了,其中成熟制程的增长全被中国吃了大头。 更让日本难受的是,中国不光能造芯片,还拥有从设备、材料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全球64%的封装测试产能都在中国,这种全链条优势让成本控制变得游刃有余。 美国想加征关税阻拦都没用,自家企业根本离不开中国芯片,毕竟本土产能只够满足20%需求,还全是满负荷运转,加税最后只能让美国消费者买单。 现在再看美国把EUV当“核弹”使的操作,更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中国用28纳米“板砖”稳扎稳打,既避开了技术封锁,又卡住了全球产业链的刚需环节,等到日本反应过来想跟进,中国的产能已经铺好了,价格优势也建立起来了。 说到底,全球订单往中国流不是偶然,毕竟在成熟制程领域,中国已经把“性价比”这张牌打得出神入化,这波布局确实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中美芯片大战,却让日本发现秘密。日媒紧急呼吁:“全球70%的成熟制程订单正源源不
兰亭说事
2025-10-20 10:55: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