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蒋经国的实力和威望,完全是可以在1988年去世的时候,将台湾省交到他的儿子手中。要知道在当时,蒋经国的长子蒋孝文55岁,次子蒋孝武43岁,三子蒋孝勇40岁,从年龄上看,蒋经国的这3个儿子都有资格,继任蒋经国的位置。[紫薇别走] 1988年,当蒋经国的心脏停止跳动时,整个台湾都在猜测一个问题:权力会落到哪个儿子手里?然而仅仅几小时后,消息传来,接班人是李登辉,在华人社会的传统里,父亲的位子理应由儿子继承。 长子蒋孝文的人生,可以说是从云端跌落的典型,作为蒋介石的长孙,他从小被祖父带在身边培养,所有人都认定他会是未来的领袖,军校是他必经的道路,就像父辈那样从军旅中建立威望。 在陆军军官学校时,他因为和同学争一个舞女大打出手,事情闹大后被迫退学,家族没办法,把他送到美国留学,希望换个环境能让他成熟起来,结果他在美国喝酒开车,被警察抓了现行,奥克兰法庭直接判他拘留,最后美国政府把他驱逐出境。 1970年,蒋孝文突然脑溢血倒下,虽然抢救过来,但记忆力几乎全毁,从此长期卧床,需要专人照料,一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继承人,就这样变成了需要别人喂饭的病人。 次子蒋孝武看起来更有希望,他没有大哥那么张扬,做事也更有章法,进入情报系统后一步步往上爬,还涉足媒体和党务,很多人私下传言,蒋经国其实是在暗中培养他。 1984年10月15日,美国旧金山,作家江南在自家车库被枪杀,这个人刚写完一本《蒋经国传》,里面揭露了不少蒋家的隐私,凶手很快被抓,线索一条条指向台湾的情报系统,最后所有矛头都对准了蒋孝武。 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是他下的命令,但舆论已经炸了,美国国会开始施压,台湾内部的反对声音也越来越大,蒋经国没有选择,他把二儿子派到新加坡当“商务代表”,这个职位听起来体面,实际上就是流放,蒋孝武离开台湾的那天,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政治生命结束了。 三儿子蒋孝勇是最聪明的一个,他很早就看清楚了形势,主动选择做生意,在建筑和地产行业做得风生水起,虽然父亲晚年时他经常陪在身边,处理一些家务琐事,外界甚至给他起了个“地下总统”的外号,但他心里清楚那是什么意思。 蒋经国也跟他说得很明白:“你管好生意就行,政治的事不要碰,”蒋孝勇听进去了,后来干脆加入加拿大国籍,彻底退出台湾的政治圈子,他可能是三兄弟里活得最轻松的一个,因为他从来没有背负那个沉重的期待。 三个儿子的困境只是表面原因,真正让蒋经国做出选择的,是他对时代的判断,八十年代的台湾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听命于一人的社会了,经济腾飞后,中产阶级开始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街头抗议此起彼伏。 菲律宾的马科斯被人民赶下台,韩国的独裁者也在示威浪潮中低头,蒋经国看得很清楚,如果这时候还搞家族世袭,不仅会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可能让整个国民党的统治崩塌。 李登辉、俞国华这些人都有自己的班底和支持者,蒋经国在世时能压得住,但他知道儿子们没有这个威望,如果强行让资历不够的儿子上位,党内必然陷入争斗,到时候谁都控制不了局面。 他明白,权力已经不能再像传家宝一样交给儿子,逆着潮流搞世袭,最后只会让整个家族都陷进去,与其等着被历史淘汰,不如主动结束这个传统,这是一个失望父亲的无奈,也是一个老练政客的务实。 讽刺的是,他精心选择的继承人李登辉,后来走的路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这大概是政治中最常见的结局:你以为自己控制了一切,但历史总是会开出意想不到的玩笑。 网友热评: “这不是不想传,是手里的牌都打不了啊!老大病,老二黑,老三只爱财,这江山想传也传不下去。” “那时候再传儿子,就等于逆水行舟,小蒋是看清了历史潮流,主动给台湾的民主转型铺了路,这步棋从大局看是有远见的。” “老蒋传给小蒋,算是平稳交接,小蒋本想找个‘过渡人物’,结果给蒋家找了个‘掘墓人’,李登辉上台后的做法,恐怕远远超出了蒋经国当年的预料。” “就算他儿子个个是英才,在现代社会搞权力世袭也难以为继,蒋家的落幕,某种程度上是时代的选择,标志着一种旧式统治方式的终结。” 如果蒋经国当时有一个能力出众、众望所归的儿子,他应该冒着社会动荡的风险坚持传位给儿子,还是应该为了长远的稳定与发展,依然选择结束“家族统治”? 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 官方信源:中国台湾网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逝世,他的妻子曹秀清电告蒋经国,希望蒋经国能够允许
【2评论】【13点赞】
旧梦成真
现实如此,无需多嘴[墨镜][墨镜][墨镜]
用户10xxx72
选来选去选了个倭寇当接班人!悲哀!
用户17xxx01
扶上来嘛,李登辉可以把小小蒋一个个弄死。一、自身奸诈狡猾加残忍加不要脸,至少当司马老贼四成功力。二、早投靠了美日,小小蒋又拉不来大陆当后台。三、本地人,这个势力不容忽视。四、建丰也是扶上去的,李从内心觉得他没啥真本事,还要挡路连他一块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