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300亿的外卖大战,结局是“打了个寂寞” 谁能想到,2025年最大的“战场”,不是在某个国家的边境线,而是在你我手机里的外卖App上。 京东一声令下,点燃了外卖补贴大战的导火索。美团和阿里火速跟进,三巨头短短一个季度就烧掉了300亿元,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没有赢家,只有一地鸡毛。 有用户拍手叫好,有商家欲哭无泪,这场“史诗级混战”最终被官方叫停,留下一个扎心的结论:这300亿,打了个寂寞。 这场补贴战的起点,是京东试图在即时零售赛道杀出一条血路,它的“京东秒送”上线当月,订单峰值冲破2500万,美团和阿里立马跟进,补贴一个比一个猛。 美团一度月活涨到5.1亿,淘宝闪购单日订单飙到1.2亿,整个即时零售市场的日均单量翻了三倍,从1亿涨到3亿,热闹得像过年。 可热闹背后,是三家巨头的“集体负伤”,京东的新业务亏了148亿,美团利润暴跌89%,阿里也没撑住,净利润缩水18%,合计少赚234亿元,这场“用钱换市场”的打法,换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血流成河。 更扎心的是,市场份额几乎没怎么变,美团从74%跌到65%,饿了么升到28%,京东冲到7%。大家都在原地踏步,唯一的变化是,口袋里都空了。 别以为烧钱大战里只有平台在受伤,整条产业链都被这场疯狂的竞争搅得七荤八素。 不少中小商家一开始还以为捡到了流量的“馅饼”,结果发现是个“陷阱”,订单虽然翻倍,但一份18元的外卖,光是平台补贴就要贴掉12元,商家自己反倒要倒贴成本,最后算下来,实际收入不升反降,不少小店主利润缩水超过15%。 骑手更是苦不堪言,订单爆炸式增长,工作节奏几乎没法喘气,但收入却没见涨,反倒因为时间紧、安全风险高,投诉率上去了,压力也跟着飙升,一场补贴战,让他们成了最累、最苦、最不被看见的“隐形参与者”。 而用户呢?虽然短期内吃得便宜了,但也被培养成了“价格型人格”,今天用你家券,明天跳他家平台,品牌忠诚度基本归零,平台越补,用户越精,商战成了全民“薅羊毛”的狂欢。 看到这场竞争越演越烈,官方终于出手了,市场监管总局介入,给这场失控的烧钱大战踩了急刹车。 同时,《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也开始征求意见,明确了平台不能恶性补贴、不能压榨商家、不能透支骑手。 这不仅仅是一次监管介入,更像是给整个行业敲了个警钟,补贴不是万能药,长期价值才是硬道理。 补贴战结束后,三巨头开始转向“向上卷”,刘强东率先提出这个概念,意思就是别再拼价格,拼服务才是真本事。 美团重新发力履约网络和闪电仓,提升配送效率;京东则用自己老本行,物流系统来打差异化;阿里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把淘宝、天猫、饿了么打通,靠88VIP会员体系做生态协同。 听起来像是“讲道理”的开始,实际上却是竞争逻辑的彻底转向,从打价格战到拼服务、拼效率、拼技术,外卖行业终于从“向下卷”转向“向上走”。 这场300亿的补贴大战,像是一记重锤,把中国互联网行业从“流量至上”的梦中砸醒,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进入了下半场,已经不是谁能“砸钱砸死对手”,而是看谁能真正做出平台、商家、骑手和用户的多赢结构。 简单粗暴的补贴,从来就不是良药,它可能带来短期繁荣,却无法撑起长期繁荣。烧钱大战的尽头,永远是利润表的赤字,而真正的赢家,是那个能在规则内,打造出稳定生态的玩家。 这场300亿的战役,烧出了数据,烧光了利润,烧没了忠诚,但也烧醒了整个行业,别再幻想靠补贴“砸”出胜利,真正能走远的,是那个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愿意留下来的平台。 热闹退去后,留下的是冷静思考:下一个十年,靠的不是钱多,而是路对。 信息来源:三大外卖平台:试点取消骑手超时罚款——环球网 暴跌89%,美团一夜回到解放前——新浪财经
烧光300亿的外卖大战,结局是“打了个寂寞” 谁能想到,2025年最大的
顾议史实
2025-10-20 13:41: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