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印度宣布加速进口俄罗斯石油! 据塔斯社援引克普勒公司数据,10月上半月

洞察观史 2025-10-20 16:52:15

[浮云]印度宣布加速进口俄罗斯石油! 据塔斯社援引克普勒公司数据,10月上半月,印度自俄罗斯的原油日均进口量飙升至180万桶。相较9月的155万桶,此次增量达25万桶,涨幅颇为显著。 这个数字背后藏着更惊人的事实 —— 印度官方统计的进口量大概率存在低估,行业分析实际规模可能还要再上浮 16% 以上。 对严重依赖进口的印度而言,俄罗斯原油早已不是可选项,而是刚需品,如今占其进口总量的 34%,牢牢坐稳供应国头把交椅。 每桶较国际油价低 5 美元的折扣,对印度而言,是难以抗拒的巨大诱惑,让其难以割舍这一实惠机遇。 简单算笔账,按当前进口规模,2024 年单靠买俄油就能省下 50 亿美元,这笔钱足以支撑多个民生基建项目。 更让人叫绝的是印度的 “转卖操作”:将低价购入的俄油加工成粗柴油,再以市场价每天向美国出口 20 万桶,等于从俄美两头赚差价,把能源贸易玩出了新花样。 这场能源合作的背后,是特朗普近期的尴尬处境。10 月 15 日他高调宣称莫迪已承诺停购俄油,话音刚落就被印度外交部打脸 ——16 日官方直接否认存在相关通话。 短短三天后,印度加速进口的消息更是让这份 “承诺” 沦为国际笑谈。美国此前为施压加征的 26% 关税,已导致印度本财年对美出口缩水 73 亿美元,但这样的制裁并未撼动印度的选择。 国内炼油厂大多是为适配俄罗斯原油设计的,若转向其他产地原油,设备改造的巨额成本会直接挤压炼油利润。 美国原油即便想补位也力不从心,克普勒公司分析师指出,受物流和工艺兼容性限制,印度从美国进口原油的上限仅为每天 40-50 万桶,远不能替代俄油的供应规模。 英国石油公司的展望报告更揭示了深层逻辑:到 2050 年印度将成为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当前每天 540 万桶的消耗量未来将飙升至 910 万桶,此时绑定稳定且廉价的供应源,是为长远发展铺路。 货币结算的博弈更让这场合作增添了地缘色彩。受西方制裁,俄罗斯亟需稳定外汇。故而明确规定石油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 而印度卢比不具备国际货币属性,这一特质使得俄方完全无法接受以其进行交易。2023 年曾因结算货币争端,七船俄油的款项拖延半个月才解决,如今印度已开始用人民币支付部分油款,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证实这一趋势正在扩大。 这种结算方式的转变,不仅绕开了美元制裁,更悄悄改变着全球能源贸易的货币格局。俄印能源绑定早已不是临时决策。此前,双方签署了截至目前规模最大的原油供应协议。 与此同时,二者于炼化及石油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亦在不断深化,展现出愈发紧密的合作态势。俄罗斯具备雄厚的资源底气。其石油储量约达 310 亿吨,以当前产量计,可开采逾 65 年。 此外,“西伯利亚力量 - 2” 管道未来或修建支线,有望实现向印度输送天然气。于印度而言,2021 - 2025 年间启动的 359 个石化项目,亟需稳定原油供应以作支撑。即将投产的 Balasore 二甲苯工厂与 Barmer 炼油厂,皆翘首以盼俄油 “投喂”。 美国的阻拦为何屡屡失效?其核心问题在于,所采用的施压手段与印度的经济利益背道而驰。这种做法不仅未能带来预期成效,反而可能对印度自身的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印度凭借进口俄油,一年内节省约 50 亿美元,这一数额远超其对美出口减少所受损失。此外,转售成品油还有额外收益。 无论从哪个角度权衡,这笔买卖都极为划算。全球能源格局早已不是单极主导,印度的选择印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经济实惠永远是国家决策的核心考量。 特朗普的口头施压,终究抵不过真金白银的诱惑;美国的关税大棒,也打不碎俄印基于现实需求的能源纽带。 这场能源合作的背后,是新兴经济体对自主发展权的争取。印度用实际行动证明,国家利益的选择不该被外部势力绑架,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 俄印之间的能源互动,不仅保障了双方的发展需求,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着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多元化变革,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基于互利共赢的新范本。 (主要信源:财经社——印度加快进口俄罗斯石油速度)

0 阅读:5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