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国想立强国之威,非得对外打一仗,打谁合适?这么说吧,不打印度,要打就直接打服老美,才算真正立威! 要弄明白这层道理,得先琢磨“立强国之威”到底是立给谁看、要立什么样的威。这可不是街坊邻里打架赢了就算有面子,强国的威严得让全球都认账,得能改变实实在在的规矩,而不是只解决个把地区矛盾。 印度虽说在南亚是个头号大国,但放到全球格局里,终究只是个地区玩家,手里没握着制定规则的权力。就像村里的宗族势力,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说话管用,可到了乡镇集市上,根本插不上制定交易规矩的嘴。历史上中印边境有过摩擦,就算咱们占了上风,国际社会最多觉得“中国在南亚稳住了阵脚”,该给美国交保护费的照样交,该用美元做生意的还在用。 而且印度自身的实力短板太明显,武器装备一半以上靠进口,连子弹都得从国外买,打败这样的对手,别人会觉得是“大人赢了小孩”,算不得真本事。更关键的是,打印度解决的只是边境那点事儿,没法撼动全球的权力结构,就像掀翻了村口的小摊贩,集市的大老板照样说了算,这哪算真正的立威? 而美国,它可是攥着全球霸权的“总开关”。这国家从二战后就搭起了一套霸权机器,军事上有11艘航母和800多个海外基地,把大海和关键陆地都盯得死死的;经济上让美元成了硬通货,全球60%的外汇储备和八成多的石油交易都得用美元算,等于握着全世界的钱袋子;科技上靠芯片、专利壁垒卡别人脖子,连盟友都得看它脸色;政治上还拉着北约、G7这些小圈子,制定各种规矩打压不服气的国家。 这套机器转起来,美国能靠着全球4%的人口消耗24%的能源,四大粮商掌控着七成多的粮食贸易,说白了,现在的国际秩序就是美国说了算。 要是能在战略上压住美国,那可不是赢一场仗那么简单,等于直接掰动了全球霸权的“总开关”。就像当年抗美援朝,咱们没直接打败美国,但在战场上逼得它坐下来谈判,一下子就让全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原来这个国家敢跟霸权叫板,还能叫板赢。 要是现在能在关键领域打服美国,比如让它的航母不敢随意闯入咱们的海域,让美元的主导地位松动,让它的科技封锁不管用,那全球都会明白:旧的规矩不管用了,得听新的声音。到时候,那些跟着美国的盟友会开始犯嘀咕,要不要继续交保护费;那些被美元拿捏的国家,会赶紧找机会换成别的结算货币;连美国自己制定的那些霸道规则,也得重新改写。这种能改变全球格局的威严,才是真正的强国之威。 更关键的是,打服美国才能打破“霸权威慑”的怪圈。这么多年来,不少国家怕美国,不是怕它本身,是怕它的霸权体系——怕被制裁、怕被断供、怕被孤立。 要是美国的霸权支柱晃了,比如它的海外军事基地失灵了,美元结算不好使了,科技垄断被突破了,那这套威慑体系就垮了。就像村里的恶霸要是被治服了,再也没法抢别人的东西、定不公平的规矩,大家自然就不怕了,反而会敬重治服恶霸的人。可要是只打败印度,美国还拿着霸权大棒在旁边晃,大家该怕的还是怕,根本达不到立威的效果。 还有个实在的差别,打美国的战略收益是全球性的,打印度却可能惹来麻烦。打印度容易陷入“赢了没好处,输了更丢人”的尴尬,就算赢了,还得防备美国借机拉拢印度围堵咱们,反而添了新麻烦。 可要是能对美国形成战略压制,打破它的霸权闭环,咱们就能顺理成章地推动更公平的国际秩序,比如让人民币结算更普及,让咱们的科技标准被更多国家接受,这些长远好处可不是打印度能比的。 说到底,强国之威拼的不是打败谁,是能给世界带来什么改变。打印度只关乎地区得失,而打服美国却能改写全球规则,让全世界看到新的力量中心,这种能定规矩、破霸权的威严,才是真正站得住脚的强国之威。这就像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不是因为打败了哪个小国,是因为他结束了战乱、建立了统一的制度,才成了千古一帝,道理是一样的。
郑丽文这一次学聪明了!在赖清德,民众党纷纷对高市早苗成为日本首相发出贺信之后,这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