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可以不让中国进国际空间站,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可以不让伊朗卖石油给中国,可以不让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可以……,但是不允许中国稀土不卖给美国! 这些举动看似占据主动权,但提到一旦涉及到了稀土,美国却显得格外“双标”——一边围堵中国,一边强调“中国必须保证稀土供应”。这种矛盾背后,究竟是谁在依赖谁? 众所周知,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 从战斗机发动机、导弹制导系统到电动汽车电机、智能手机屏幕,都离不开这17种稀有金属,这也是为什么稀土那么重要的原因。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提炼国,早在几年前,中国稀土供应量占全球60%以上,这几年我们又在稀土领域精益求精,恐怕这个占比还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重稀土元素,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 美国虽有自己的稀土矿,但产业链薄弱,提炼技术落后,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2022年,美国国防部曾紧急拨款建设本土稀土产能,但业界普遍认为,至少需要5-10年才能实现自给自足。 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逻辑简单:用“卡脖子”延缓中国高端制造业崛起。 但稀土领域的依赖关系却反向制约了美国——若中国真的限制稀土出口,美国F-35战机生产线可能被迫停滞,特斯拉的电机供应链也将面临危机。 这就有点像“人体健康营养学”:肌肉再发达,骨骼再健壮,脂肪含量再肥厚,没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那也只能面临一个四肢无力、头晕眼花、浑身瘫软的结局! 尽管稀土是中国手中的一张战略牌,但中国并未轻易动用。 一方面,稀土出口关系全球产业链稳定,过度限制可能引发国际市场反弹;另一方面,中国正从“稀土出口国”向“稀土深加工国”转型,通过控制高端磁材、永磁电机等下游产业,提升附加值才是长远之计。 近年来,中国已通过配额制、环保标准、合理出口限制等手段隐性调控出口,既维护了供应链话语权,又避免了直接冲突。 美国的技术封锁暴露了全球产业链的脆弱性,而在稀土领域的争端则提醒世界:在高度分工的全球化时代,没有任何国家能完全“脱钩”。 正如外媒所言,“中国稀土不是武器,而是谈判桌前的筹码”。或许未来,迫使美国回到合作轨道的,不是对抗,而是彼此无法切割的现实利益。
美国可以不让中国进国际空间站,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可以不让伊朗卖石油给中国,
凯凯在淄博
2025-10-21 07:16:3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