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泰科技还是深谋远虑啊,在收购了荷兰安世半导体以后,并没有把宝全押在荷兰,而是选

赵财苗 2025-10-21 07:50:29

闻泰科技还是深谋远虑啊,在收购了荷兰安世半导体以后,并没有把宝全押在荷兰,而是选择把大部分产能放在了国内,这一点很高明。 近日,安世半导体荷兰工厂被荷兰政府部门控制,还一度传出冻结国内安世员工登录公司系统,不再继续发放国内员工工资的消息。这就是妥妥的想搞乱安世国内工厂,以及威胁安世国内工厂领导层,必须无条件接受荷兰安世的管理。 在这关键时刻,国内安世终于选择亮剑了,将选择独立运营,不再接受荷兰的任何指令。而且另一方面,中方也出手,对安世半导体实施了出口管制,禁止安世芯片出口。 因为安世半导体设计团队、主要生产线以及原材料供应商均在中国,中国工厂承担了全球70%的芯片产能。而荷兰安世只是占了很小一部分产能,即使两边彻底分离,它也不会完全影响国内的生产交付,这是我们的底气。 现在荷兰安世半导体它也是进退两难,所有原材料都被东大禁止出口,而欧美客户还在等着交付,不断施加压力,如果断供可能就要违反合约,要陪人家一大笔钱,它的日子也不会好过,现在就看谁能坚持最后了。 这哪是什么简单的“管理之争”,分明是地缘政治扯进商业领域的典型闹剧。闻泰当初花334亿拿下安世,本是中国半导体最大的海外收购案,谁能想到五年后会被逼到“独立运营”的地步?根子早就埋下了,2023年美荷日搞半导体设备管制,安世那些欧洲高管就慌了神,怕被贴上“中国公司”的标签,主动跑去跟荷兰经济部勾兑,这裂痕算是彻底撕开了。 荷兰政府的胃口远比“管控工厂”大得多。他们逼着安世改治理架构,非要设个有一票否决权的监事会,小到招中国研发人员,大到技术转移、百万美元级投资,全要插一手。更过分的是要求中欧网络彻底切割,这哪是管企业,简直是把安世当成了遏制中国的棋子。闻泰自然不能答应,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哪能说让就让?这拉扯从2024年僵持到现在,荷兰政府索性玩起了“硬的”。 那些欧洲高管的操作更耐人寻味。首席财务官为了自己的奖金,在欧洲到处找投资人想推动安世独立上市;首席法务官直接被推成荷兰籍董事,联手架空了闻泰派去的CEO张学政。国庆假期里突然暂停张学政职权,冻结国内员工系统,这套组合拳打得又快又狠,可他们忘了最关键的一点——安世的命门早被闻泰挪到了国内。 德国汉堡工厂虽然每月能产3.5万片晶圆,可封装测试这些核心环节全在中国;全球70%的产能压在国内不说,原材料和设计团队也都扎根于此。荷兰那边就算控制了总部,手里攥的也只是个“空壳”。中方一出手管制出口,欧美汽车厂商先急了,安世的二极管、晶体管是全球供应链的刚需,断供一天就得面临巨额违约赔偿,这压力比谁都大。 闻泰这步“产能回国”的棋,现在看简直是未卜先知。要是当初把生产线全留在欧洲,现在恐怕早被荷兰政府卡得动弹不得。国内安世敢直接宣布独立,底气就是生产线转得起来、订单交得出手,完全能跟荷兰那边切割。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企业博弈了,而是给所有出海收购核心技术的中国公司提了个醒:技术可以买,但产能和供应链的根必须扎在自己家里。 荷兰政府和那些欧洲高管可能还在算小账,觉得能靠控制权逼闻泰让步。可他们没想明白,半导体产业讲究的是全链条协同,少了中国的产能和供应链,荷兰安世就是个没法造血的架子。这场较量到最后,拼的根本不是谁的手段狠,而是谁真正掌握了产业的核心命脉。闻泰用334亿的投入和提前布局的远见,显然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0 阅读:2

猜你喜欢

赵财苗

赵财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