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一女子晚上睡觉前,在杯子里倒了一杯水,水没喝完,女子就去睡觉了,杯子没盖子,第二天女子起床准备喝水,竟在水杯里发现“果冻虫”,吓得女子再也不敢喝没盖盖子的隔夜水了! 李女士(化名)忙完一天的活儿,收拾完厨房、洗完澡,已经快11点。 她瘫在沙发上,腿都不想动,她家没装饮水机,一直都是烧开水喝。 那天她倒了半杯水在玻璃杯里,放在茶几上晾着,本来想着刷会儿手机,等水温差不多了就喝点。 结果越刷越困,眼皮直打架,连水都忘了喝,起身进屋躺下就睡着了。 那杯水就那么敞着口,孤零零地放在床头柜上,灯也忘了关。 她家在重庆老城区的老房子里,窗户有点旧,也没装纱窗。那天晚上天气闷热,她怕屋里不透气,就开了半扇窗透风。 第二天早上,她迷迷糊糊地起床,伸手去拿那杯水。 刚要喝,眼角扫到杯底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 她低头一看,只见杯底黏着一团白白的、半透明的东西,软软的、晃晃的,像果冻,又像什么虫子的卵。 那团“东西”贴在杯壁上,盘成一圈圈,里面还有细小的黑点。 她吓得把杯子赶紧放回桌上,整个人都起了鸡皮疙瘩。 李女士一开始还以为自己眼花了,拿手机开了手电筒照着看,越看越恶心。 她拍了视频发到网上:“大家快看,这杯水我昨晚才倒的,今早就成这样,简直吓死人!” 不少网友看完都说自己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 有人说那是虫卵,有人猜是水里长出的寄生虫,还有人光看图片就直呼“密集恐惧症犯了”。 后来有科普博主出来解释,这团“果冻”其实大概率是摇蚊卵块。 摇蚊不是那种咬人的蚊子,而是一种喜欢往静止的水里产卵的小虫。 它们产卵时会分泌一种黏液,把几百个卵包在一起,一旦碰到水,就会膨胀成透明的胶状团,漂在水面或者贴在杯壁上,看上去就像果冻一样。 还有一种可能,是所谓的“菌胶团”,也就是水里的细菌和真菌混在一起繁殖、分泌出的多糖物质。 说白了,就是无数微生物扎堆生出来的一坨“黏糊糊的东西”。 虽然不一定有虫子,但想想那是细菌窝,也够恶心的。 其实,这事一点也不偶然。 李女士那杯水前一晚是温的,放在卧室十几个小时,又没盖盖子。 杯子里有水汽、温度适中,简直就是摇蚊的“五星级产房”。 别以为烧开的水就安全,水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被灰尘、细菌、甚至小虫子“光顾”。 一晚上时间,杯子里就能变成一个小型“生态缸”。 有人可能会说:“我喝了这么多年隔夜水,也没出事啊。” 确实,有时候身体能把少量细菌消化掉,但这属于运气好。 要是老人、小孩或者肠胃弱的人喝了这种水,很容易拉肚子、发烧。 更关键的是,摇蚊这种虫子太常见了。 别以为住高楼或者有纱窗就没事,它们飞得很轻,能钻进各种缝隙。 只要家里有花盆、水桶或者未盖的水杯,就有可能被盯上。 这次吓出阴影的李女士,现在可长记性了。 她把家里所有敞口玻璃杯都换成带密封盖的。 每晚睡前,不管还剩多少水,她都会倒掉,洗干净的杯子倒扣晾干。 其实要防这种事也不难,喝多少烧多少,尽量现烧现喝。 实在要留水,最好加盖或者放冰箱冷藏,杯子天天洗,特别是杯底和杯壁的缝隙别忽略。 早上喝前先看看,对着光晃一晃,有悬浮物或者怪味就别喝了。 很多人总觉得“隔夜水能喝,反正又没变味”,可这事真不是口味的问题。 那些你看不见的细菌、虫卵、灰尘,才是最可怕的。 你平时会喝隔夜水吗? 信源:后浪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