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养出一“白眼狼”? 赖账中国4亿美金,赶走中企高管后,竟然还好意思喊话:希望中企涨工资,非洲这个小国到底哪来的底气? 2003 年的时候,西方石油公司嫌尼日尔太穷、开采风险大,干脆撤了。 结果中石油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前前后后砸了46亿美元,建油田、修炼油厂,还铺了一条2000公里的输油管道直通海边。 别忘了,尼日尔75%的国土都是撒哈拉沙漠,修基建难度可想而知。 但中企硬是把这里从“几乎没油可运”变成了石油出口国,现在尼日尔90%的石油都靠这条管道卖出去。 按理说,这是互利共赢:中企投资赚钱,尼日尔也有税收、就业机会。 光石油项目就占了尼日尔GDP的 10%,税收占12.5%。 可 2023 年,军政府上台后,一切就变味了。 他们打着“资源主权”的旗号,先是要求把原油分成比例从15%翻倍到30%,又说炼油厂欠税,一开口就是1.3亿美元。 到了2024年3月,军政府手头紧,又找上中企要了4亿美元的预付款贷款,说靠原油收入还。 但一年后到期,钱根本还不上,欠钱不说,还先下手为强,2025年3月直接把三名中国高管赶了出去。 他们给的理由很冠冕堂皇:石油部长在采访里说“中国员工月薪8678美元,本地员工才1200 美元,这不公平”,还抱怨管理层都是中国人,本地人只能干底层活。 听起来像是为老百姓出头,其实全是套路。 业内人士都知道,中国员工在沙漠里工作,工资里有艰苦补贴和技术溢价,不是单纯工资。 而且本地教育水平有限,很多管理岗位确实接不住,中企也一直在培训本地员工。 简单来说,军政府欠账还不上,找茬逼中企妥协,要么免债,要么再给钱。 更尴尬的是,赶走高管的同时,尼方还放话“愿意对话”,暗示只要中企给本地员工涨工资,就能撤销处罚。 欠着人家的钱,把人家的人赶走,还想让中企给自家人涨薪,这操作让人傻眼。 军政府没钱,国内财政窟窿填不上,只能拿外资撒气、转移矛盾。 另一方面,他们想玩“大国博弈”,之前刚把法国军队赶走,又抱上俄罗斯的大腿,想着靠制衡大国捞好处。 但他们没算到,自己的经济已经被中企绑住了,输油管道是中企建的,炼油厂是中企运营的,真闹掰了,最先垮的肯定是自己。 目前双方还在谈判,中企没有断油,算是给了足够面子。 但这事也提醒所有出海企业:非洲有些地方政策说变就变,政权更迭比翻书还快。 好心帮忙没错,但风险防控必须到位,否则碰上“欠钱还耍横”的对手,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这种合作关系,一旦信任破了,再想拼回来可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