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解释不清了!”广州一女子为了看自家猫,特意花30元买了个监控,结果,她一打开监控,看到的竟然不是自己家,而是别人家卫生间,摄像头还能喊话,把她吓得不轻,她急忙问客服咋回事?可客服也不清楚,这种监控女子可不敢要,直接退了货! 据第一现场10月20日报道,这位女子为了能随时看到家里的爱猫,她特意在网上花了30元买了个监控摄像头。 本来是想寻求一份心安,结果却买来了一场惊吓,当她满怀期待地连接好设备,打开手机APP时,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让她瞬间愣住了。 预想中熟悉的客厅、猫咪慵懒的身影全都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间铺着蓝色瓷砖的卫生间,角落里摆着一个略显陈旧、有些掉漆的白色洗手池。 女子的大脑一片空白,第一反应是自己是不是连错了邻居家的WiFi?她立刻退出程序,仔细检查了手机上的网络设置,确认连接的确实是自家的网络名称。 难道是设备出了问题?她拔掉摄像头的电源,等了几分钟后重新插上,然后再次打开手机APP,然而,屏幕上依然是那个陌生的卫生间,画面纹丝不动。 这下,女子心里开始发毛了,一个本该对着自家客厅的摄像头,怎么会拍到别人家的私密空间? 她赶紧联系了商家客服,把这匪夷所思的情况描述了一遍。 客服起初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只是机械地建议她重启设备、重启手机,女子耐着性子,按照客服的指示操作了三次,可每一次点开APP,那个蓝色的卫生间都准时出现在屏幕上,分毫不差。 她将屏幕截图发给客服,想讨个明确的说法,这次,客服那边沉默了许久,最后只回了一句“亲,这边帮您登记反馈”,之后便再无下文。 拿着手机,女子越想越觉得后怕,这个摄像头不仅能看,竟然还带喊话功能,她要是无意中发出了声音,被卫生间里的人听到,那会是怎样一种尴尬又恐怖的场面?自己能看到别人家的隐私,是不是意味着别人也可能通过某个设备窥探着自己的家? 这种“解释不清”的麻烦,她可一点都不想沾上,恐惧之下,她果断地拔掉了摄像头的电源,再也不敢多看一眼,随即就申请了退货。 这件事被分享到网上后,瞬间引爆了网友们的讨论,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有过类似的担忧。 一位网友留言说:“我家老人经常对着监控跟孙子说话,以前觉得温馨,现在想想后背直发凉,谁知道电话那头是不是还有双陌生的耳朵在听?” 另一位网友则惊呼:“我的天,我赶紧把我那个9块9包邮的监控拔了!平时我还对着它换衣服呢!这哪是监控,这简直是给陌生人装了个‘直播探头’啊!” 这些评论并非危言耸听,看似偶然的“串号”事件,实际上揭开了低价监控设备背后令人不安的安全漏洞。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白了,就是成本惹的祸,一些厂家为了在价格战中取胜,将成本压缩到了极致。 他们省掉了为每台设备设置唯一识别码(UID)的关键环节,导致多台设备可能共用同一个ID,这就好比一个小区里好几户人家用的都是同一把钥匙,你拿着钥匙去开门,开错了进了别人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可怕的是,这种为了省钱而牺牲安全性的做法,远不止“串号”这么简单,许多廉价监控设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几乎不设防,使用的是明文传输,没有任何加密措施。 这意味着,稍有技术的黑客就能轻易截取到监控画面,他们甚至不需要知道你的密码,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工具扫描和破解,将你家的实时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从看护孩子、照看宠物,到家庭防盗,我们安装监控的初衷是为了安全和安心,结果却可能因为贪图几十块钱的便宜,把自己的家变成了一个毫无隐私的“透明房间”,任人窥探。 这件事给我们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在选择涉及家庭隐私和安全的电子产品时,价格绝对不应该是唯一的考量标准。 那些打着“超低价”“白菜价”旗号的产品,往往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我们省下的那几十块钱,可能正是设备安全加密、身份认证这些核心功能的成本。 与其说我们买的是一个摄像头,不如说是买了一个潜在的麻烦,真正的安全感,从来不是靠侥幸和便宜换来的。 多花一点钱,选择有品牌、有认证、售后有保障的正规产品,才是对自己和家人隐私最基本的负责,毕竟,当我们的家变成别人眼中的“直播间”时,再多的后悔也于事无补了。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监控产品,我们真的需要擦亮眼睛,多问一句,多查一下,别让本该守护家庭的“眼睛”,变成了窥探我们的“黑洞”。 信源:第一现场2025-10-20——广东广州,女子网购摄像头看自家猫吃饭,却意外能看到别人家卫生间画面。当事人:担心隐私泄露,已退货。
“彻底解释不清了!”广州一女子为了看自家猫,特意花30元买了个监控,结果,她一打
鸿鹄浮歌
2025-10-21 10:38: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