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儿子持续照顾卧床母亲六年,母亲内疚向他道歉说:“妈妈对不起你……”可儿子

鸿鹄浮歌 2025-10-22 15:39:27

看哭了!儿子持续照顾卧床母亲六年,母亲内疚向他道歉说:“妈妈对不起你……”可儿子接下来的一番话,令人泪目!网友:有几个人能做到啊!我们都在做儿女! 据新华社10月20日报道,这件事就发生在河南,六年前,这位大哥的母亲因为突发脑梗,一下子就倒下了,从此生活不能自理,成了一个需要人时刻照顾的病人。 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这都是一个晴天霹雳,家里突然多了一个需要24小时看护的病人,谁来照顾?怎么照顾?钱从哪里来?这些都是最现实的问题。 这位大哥当时也面临着同样的选择,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自己的生活,如果把母亲送到养老院,或许能省心不少,自己也能继续正常工作和生活。 但他没有这么做,他看着病床上虚弱无助、眼神里充满恐惧的母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不能离开她,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辞职,回家,全身心照顾母亲。 这个决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登天还难,照顾一个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天天不亮,大哥就要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来到母亲床边,看看母亲睡得好不好,然后,他要做的就是给母亲擦洗身体、换尿不湿。 这些事情,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既繁琐又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但他做得一丝不苟,就好像这是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日常工作。 处理完个人卫生,就到了做饭的时间,为了让母亲吃得有营养,他变着花样地准备流食或者易于吞咽的饭菜。 因为母亲自己吃不了,他就像小时候母亲喂他一样,一勺一勺,耐心地喂到母亲嘴里,一顿饭下来,常常要花上一个多小时。 有时候母亲胃口不好,吃不下几口,他也不生气,只是变着法子哄着,希望她能多吃一点,除了吃喝拉撒,康复训练也是每天的必修课。 他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雷打不动地给母亲按摩全身,活动关节,防止肌肉萎缩,这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的活儿,一套按摩下来,他常常是满头大汗。 天气好的时候,他会用轮椅推着母亲出门,让她晒晒太阳,看看外面的世界,跟她讲讲邻里街坊的趣事,让她感觉自己并没有被这个世界抛弃。 长期的卧床,最折磨人的不只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绝望,母亲的情绪时好时坏,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有时候又会陷入沉默,谁也不理。 每到这个时候,大哥总是最有耐心的一个,他知道母亲心里苦,他不能跟她计较,他会像个孩子一样,在母亲床前讲笑话,学小丑跳舞,甚至唱跑调的老歌,用尽一切办法,只为博母亲一笑。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六年,这2000多个日日夜夜,大哥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有离开过母亲身边超过半天。 他的世界,缩小到了这间小小的卧室里,生活的全部重心,就是床上的母亲,看着儿子为自己憔悴的面容和日渐增多的白发,母亲的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她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天大的累赘,拖垮了儿子的人生,终于有一天,她拉着儿子的手,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愧疚地说:“儿子,妈妈对不起你,是我拖累了你……” 听到这句话,这个六年里扛起一切、从不喊苦喊累的男人,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他握紧母亲的手,强忍着泪水,用最温柔也最坚定地语气说:“妈,你没有对不起我。 你只是生了一个你也不想生的病,这不是你的错,你还是那个最疼我爱我的妈妈,一点都没变,需要改变的是我,我要变得更强大,才能照顾好你,照顾好咱们这个家!” 大哥的这番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像一股暖流,瞬间击中了无数人的心。 有网友评论说:“我们都在做儿女,可是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这样?” 是啊,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我们听得太多了,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能做到出钱就已经算不错了,能坚持照顾几个月已是极限,而这位大哥,却用六年的时间,重新定义了“孝顺”这两个字。 当然,也有理智的网友提出了疑问:“辞职六年,妈妈的医药费和家里的开销从哪来?这需要多大的经济基础啊?”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不能否认,孝心有时候也需要有经济能力作为支撑,但这件事更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选择和一种担当。 在亲情和个人前途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这份决心和毅力,本身就超越了金钱可以衡量的范畴。 这件事也让我们反思,我们常常称赞这是一个好儿子,但有没有想过,正因为有一位好母亲,才教育出了这样一个懂得感恩和付出的好儿子。 母子之间的爱是相互的,正是因为母亲曾经给予了他无私的爱,他才会在母亲最需要的时候,用同样无私的爱来回报。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责任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孝顺不仅仅是过年过节的礼物和问候,更是在父母最需要我们的时候,那份不离不弃的守护和陪伴。 这位河南大哥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所有人上了一堂最深刻的家庭教育课,希望这份温暖和感动能够传递下去,让我们都用心去体会和回报父母的爱。 信源:新华社2025-10-20

0 阅读:0
鸿鹄浮歌

鸿鹄浮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