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美联储对外宣布了 2025年10月21日,根据CME“美联储观察”的新指标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在10月的议息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高达99.4%,这几乎被视为板上钉钉的事件。 市场这回可不是在猜测,而是用万亿美金堆出了一个不容置疑的共识。但这份“共识”背后,嗅不到半点乐观,全是破釜沉舟的焦灼。当概率飙升到99.4%,它早已不是预测,而成了一场必须发生的“救赎”。 看看就业市场那层精致的妆容底下吧。4.3%的失业率像个粉饰太平的数字花瓶,轻轻一碰就露出裂痕。七八月非农数据接连疲软,更吓人的是前值的大幅下修——过去一年,竟然有超过九十万个工作岗位“不翼而飞”。这不是统计误差,这是一场静悄悄的就业衰退。 AI的普及正在无声地吞噬岗位,雇主们要么收紧编制,要么干脆用机器换人。那些消失的岗位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家庭悄然收紧的预算和无处安放的焦虑。经济引擎的核心部件,正在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美联储的象牙塔里,早已吵成了一锅粥。新官上任的米兰理事,活像个急诊室大夫,喊着必须下猛药降息50个基点,生怕贸易摩擦的毒素蔓延全身。而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穆萨莱姆,则像个固执的康复师,坚持通胀这只猛虎还没关回笼子,警告现在放松会前功尽弃。 这种公开的分歧,本身就在诉说一个事实:美联储手里没有完美的剧本,只有两瓶毒药必须选一瓶。他们的争吵,让市场的信心像泄了气的皮球。 资本是最诚实的墙头草,也是最敏锐的警报器。美股三大指数集体跳水,纳斯达克超过3.5%的跌幅堪称惨烈。曾被寄予厚望的中概股,更是血流成河,金龙指数暴跌6.1%的场景恍如末日。另一边,黄金价格暴力冲破4000美元历史大关,这幅冰火两重天的图景再清晰不过:资金在恐慌逃窜,寻求最后的避风港。 这不仅仅是市场的波动,这是对经济前景投下的一张巨型不信任票。 屋漏偏逢连夜雨。联邦政府的再次停摆,每周都在给经济放血150亿美元。更要命的是,许多关键经济数据因此延迟发布,市场就像在暴风雨中失去了雷达的轮船,只能凭感觉盲目转向。不确定性,是投资和增长最大的天敌。 回购市场的利率异常飙升,更是敲响了金融体系内部的警钟。银行之间借钱的成本突然变得无比昂贵,意味着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正在变得紧张。这仿佛是血管中出现了栓塞,若不加处置,随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全身性问题。 于是,降息似乎成了那根唯一的救命稻草。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一次饮鸩止渴的冒险。通胀仍顽固地站在2.7%的高位,新一轮的关税壁垒还在持续推高进口成本。此时降息,无异于在火药库边上点燃一根火柴,固然能带来片刻的光亮,却可能引爆更剧烈的通胀风暴。 美联储被逼到了墙角。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市场和可能恶化的就业,另一边是虎视眈眈的通胀和岌岌可危的信用。它现在做的,不是在“好”与“更好”之间选择,而是在“糟糕”与“更糟”之间权衡。 这场博弈没有旁观者。你的房贷利率,你的投资回报,你明年能否顺利加薪,甚至你所在公司的招聘计划,都系于这场高风险的平衡术之上。当理论模型在现实困境前集体失灵,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超级央行在未知水域中的艰难挣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贝森特喊话中国,愿意放弃100%加税,但是稀土限制必须取消美国
【29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