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又出了个新规定,不许中国企业买高端半导体设备,格力立马把原定的三十台进口设备

搜集素材君 2025-10-21 12:05:25

荷兰又出了个新规定,不许中国企业买高端半导体设备,格力立马把原定的三十台进口设备订单全取消了,转头就找上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一口气签了二十一点八个亿的单子,国产设备不但没耽误,还比原来早了四个月交货。

这波操作明摆着就是卡脖子,要知道,高端半导体设备是芯片制造的核心,以前不少中国企业都得从荷兰采购。这下新规定一落地,想买都买不着了。

格力那边反应快得很,公司原本敲定了三十台进口高端半导体设备的订单,一看荷兰这新规定,二话不说就把订单全取消了。

取消订单可不是终止项目,格力立马调转方向,找上了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这两家国产设备龙头。

双方很快就谈妥了合作,一口气签下二十一点八个亿的采购合同。这手笔不小,看得出来格力对国产设备是真有信心。

最让人意外的是交货速度,这批国产设备不仅没耽误格力的生产计划,还比原定的进口设备提前了四个月交货。

这可不是偶然,北方华创的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早就通过了14nm工艺的验证,不少晶圆厂都在用。中电科48所的离子注入机更是打破了国外垄断,性能参数能跟进口设备掰手腕。

以前总有人担心国产设备“不靠谱”,现在事实摆在眼前。格力采购的这批设备,开机调试一次就成功了。生产出来的芯片良率,跟用进口设备时没差多少。

这两年国产半导体设备的进步肉眼可见,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集成,短板一个个都在补。就拿北方华创来说,公司去年的设备出货量翻了一倍还多,客户名单里全是行业大厂。

中电科48所更不含糊。他们的深紫外光刻相关设备,已经能满足28nm及以上工艺的需求。这正是当前国内多数芯片生产的主流工艺。

进口设备的短板反倒越来越明显,不仅价格贵得离谱,交货周期还特别长。以前订一台进口高端设备,等个一年半载是常事。遇上贸易政策变动,还得担心中途被卡。

国产设备的服务更是没得挑,进口设备出点问题,海外工程师来一趟得等大半个月。国产设备的售后团队随叫随到,维修响应速度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格力这步棋走得太明智了,要是死磕进口设备,现在恐怕得卡在交货环节,生产线都得跟着停摆。选国产设备反而抢回了时间,还省了不少沟通成本。

荷兰这波限制看似是给中国企业设坎,实则加速了国产设备的替代进程。以前有些企业还抱着“进口更靠谱”的想法,现在一看格力这案例,纷纷开始主动对接国产设备厂商。

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已经突破30%。这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这些企业的订单排期,都已经排到明年下半年了。

说白了,国产半导体设备早就不是“备选方案”了。从技术成熟度到交付能力,再到成本控制,都已经具备了跟进口设备竞争的实力。

荷兰想靠限制出口拿捏中国?这回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中国企业的韧性远超他们想象,你越限制,我们越要搞自主研发。

格力的选择,其实就是整个行业的缩影。与其看别人脸色要设备,不如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这波国产设备的崛起,不是偶然,是多年深耕的必然结果。

以后再提“半导体设备”,没人会只想到进口了。北方华创、中电科48所这些名字,迟早会跟国际大厂站在同一排。荷兰这波操作,反倒成了国产设备最好的“宣传广告”。

0 阅读:54
搜集素材君

搜集素材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