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 荷兰这下急了! 荷兰这两天对阿斯麦出口的半导体设备新设了门槛,但却放过了台积电南京厂。真是想两头讨好,没想到被稀土问题给绊住了脚。 荷兰人现在头疼得很。一边收紧阿斯麦的设备出口,一边又允许台积电南京厂继续获得设备授权。这种左右横跳,明摆着是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 可人算不如天算。中国近期出台了稀土出口管制新规,要求海外企业出口含中国稀土的产品必须经过批准。阿斯麦的光刻机生产根本离不开这些材料。 光刻机制造需要大量稀土。钕铁硼永磁体、钇铝石榴石晶体……每台机器都得消耗几十公斤。没了这些"工业维生素",阿斯麦的生产线可能转眼就停摆。 阿斯麦嘴上说"已做好充分准备",承认有数月库存。但光刻机交货周期长,稀土供应一旦出问题,整个产业链都得乱套。 更麻烦的是中国稀土管制的"长臂"特性。只要产品用了中国稀土或技术,哪怕在第三国转手也得经过中国审批。荷兰的迂回空间被彻底锁死。 回头看看荷兰之前的操作,简直在刀尖上跳舞。他们按美国意图冻结安世半导体,却对台积电南京厂网开一面。这种区别对待,暴露了既想讨好美国又舍不得中国市场的矛盾心理。 数据显示,阿斯麦在中国市场份额已从50%骤降至20%左右。这个数字还会继续跌。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还是稀土资源的主导者。荷兰现在就像夹在锤子和铁砧之间,进退两难。 台积电南京厂的好日子可能也不长了。美国刚刚撤销了其"经验证终端用户"资格,未来采购设备将面临逐案审批。荷兰的特别优待还能维持多久?要画个大问号。 这场博弈中,中国的稀土牌比想象中更有分量。美国用半导体卡中国脖子,中国就能用稀土反制。特别是对那些依赖稀土进口的尖端制造业,这招直击要害。 荷兰首相吕特嘴上还在强调"主权决策"。但现实很残酷:当光刻机生产因稀土短缺受阻,当中国市场份额持续萎缩,荷兰的所谓"主权"还能坚持多久? 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在重塑。中国稀土管制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既保护本国产业,又对外部封锁做出有力回应。这套组合拳打得漂亮,让那些随美起舞的国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