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欧洲,都欠波兰一句“谢谢你”!如果不是它愚蠢地阻断中欧班列长达11天,中国的北极航线和南线走廊,不会这么快就火力全开。 2025 年 9 月 12 号那天,波兰突然把和白俄罗斯交界的马拉舍维奇口岸给封了,这个口岸可不是一般地方,中欧班列 85% 的过境量都得从这过,简单说就是中欧货运的 “咽喉”。 这一封就堵了 11 天,300 多列满载货物的班列全停了下来,里面装的有德国大众的变速箱配件,还有荷兰 ASML 的光刻机精密组件,算下来货值超过 120 亿欧元。 波兰本来打得挺好的算盘,想借着封口岸向中国要更多物流好处,还想在欧盟里刷存在感要基建补贴,可它根本没算到后果有多严重。 德国狼堡的大众工厂三天后就因为缺零件停了一条生产线,一天损失就得 4000 多万欧元;荷兰鹿特丹港的分拨中心里,要运到东欧的电子元件堆成了小山,吞吐量一下跌了 82%。更没料到的是,这一堵反倒把中国早就布局的北极航线和南线走廊给 “逼” 得火力全开了。 就在僵局持续到第十天的时候,北极航线传来了消息。9 月 23 号,“伊斯坦布尔桥” 号货轮从宁波舟山港开了出去,直奔英国弗利克斯托港。 这条北极东北航道全程才用 18 天,比走波兰的陆路班列快 7 天,比绕苏伊士运河更是省了 22 天。而且这条航线不用经过动荡的中东,也没有海盗风险,加上现在北极冰层融化,夏季通航时间变长了,马士基、中远海运这些大公司一下子就把首批舱位抢光了。 更关键的是,它还能低碳减排 50%,正好符合欧洲搞 “绿色转型” 的需求,德国博世集团很快就把汽车芯片的运输换到了这条线上。 差不多同时,南线走廊也爆发出了潜力。这条线是从中国经哈萨克斯坦的扎纳祖尔口岸,过里海再 到土耳其,最后进欧洲。9 月份这一个月就跑了 120 列,超过 1000 列货物全准时到港。 哈萨克斯坦特意在口岸加了 3 台 X 光检测仪,通关时间从 4 小时缩到了 1.5 小时;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港甚至开了夜班安检,就是为了让货物能连夜转铁路去德国。 欧洲的西门子、博世这些大公司,直接把原本走波兰的 30% 货量转到了南线。西安国际港变化更明显,以前从浙江到欧洲要 23 天,现在走这条线只要 11 天,客户从 15 家涨到了 43 家。 等到 9 月 25 号波兰重新开放口岸,一切都变了。虽然口岸开了,但图斯克政府还留着 “必要时关闭” 的话,欧洲企业哪敢再赌。欧洲物流巨头 DB Schenker 已经把 35% 的货量转到了南线和北极航线,还在土耳其伊兹密尔港建了新的分拨中心。 波兰自己的损失可不小,本土物流业亏得厉害,更重要的是丢了可靠物流枢纽的信誉,马拉舍维奇口岸重启后,货运量只恢复到以前的 40%。 其实北极航线和南线走廊中国早就有规划,但波兰这一闹,直接让两条通道提前 3 年进入了成熟期。 对欧洲来说,这反倒是件好事,以前太依赖波兰这一个通道,现在有了备选,就算再出现口岸封锁,贸易也能 “东方不亮西方亮”。北极航线的快速度正好满足了跨境电商的需求,南线走廊的稳定性又能帮制造业降成本。 说起来,全欧洲还真得 “谢谢” 波兰的愚蠢。它本来想靠堵口岸拿捏别人,结果反倒打破了中欧贸易 “单通道依赖” 的毛病,逼出了更稳的物流格局。 这也让大家看到,中国面对挑战时不光有应变能力,早就备好了后手,“一带一路” 的物流网络也因此更扎实了。波兰这次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欧洲和中国却意外收获了更多元、更可靠的货运通道。
高志凯教授怒斥德国代表这段话,实在是太霸气了!根据观察者网10月21日报道,高志
【56评论】【4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