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郑丽文当选党主席3天后正式挑战卢秀燕! 国民党主席选举刚落定,郑丽文才刚坐热主席椅,党内就又起波澜。 原本外界以为她上台后会按部就班支持热门人选卢秀燕,结果郑丽文反手就是一记重拳,公开宣布要搞“公平初选”,直接把卢秀燕摆在了聚光灯下。 郑丽文的这一出戏,其实不光是个人恩怨,更映射了台湾政治格局的风云变幻。国民党本来就内斗不断,这一次,党内积怨终于浮出水面。 回头看党主席选举,卢秀燕表面上说自己中立,实际上她的铁杆议员私下都在力挺郝龙斌,还对郑丽文各种冷嘲热讽。 台媒早就爆料,卢秀燕阵营在郝龙斌选情陷入低谷时,突然抛出“有女性政治大佬希望郝龙斌选主席”这种风向标,大家都明白是在暗戳戳操作。可惜,这一手操盘没能挡住郑丽文的逆袭,反倒让她更有底气对“尊卢派”开火。 党内选举的水有多深,外人恐怕难以想象。选举刚开始时,几乎所有人都打“尊卢牌”,个个都想借卢秀燕的东风。 然而卢秀燕本人明明有意却不敢明说,既不表态参选,也不接棒朱立伦,整天搞什么“吃美食拉家常”,表面一团和气,背地小动作不断。 选战一打响,卢秀燕的人马就开始四处放话,甚至不惜公开对郑丽文泼脏水。这种左右逢源的套路,说白了是想站在权力分配的最有利位置上,既不担风险,也不失人气,算盘打得啪啪响。 可惜,郑丽文这次是带着“战斗力”冲上来的,她不仅扛住了压力,还用高票翻盘,狠狠打了“中立派”的脸。 郑丽文的底气,靠的是自己扎实的群众基础和“能打会说”的实力。她这次高票当选,背后是无数基层党员的力挺。 选后第三天,郑丽文面对媒体时,话说得特别硬气,明确表示要举办公平、公正、公开的初选,强调“最强候选人才能带领国民党翻身”,“政治明星可不止一位”。 她虽然没点名,但谁都看得出矛头直指卢秀燕。郑丽文这番操作,一方面是对卢秀燕之前“模糊中立”的回敬,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自己将来参与2028大选铺路。 毕竟,2026年地方选举国民党大有可为,如果她能带领党内拿下胜利,政治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台媒分析,郑丽文这一手“挑战权威”,不仅仅是个人意气用事,更是想打破过去高层一言堂、“协调征召”的传统。她要把初选变成真正的公平竞争,让每个有实力的人都有机会。 对卢秀燕来说,这意味着她的“共主光环”必须经得起党内程序的检验,不再是大家口头拥戴就能定于一尊。对郑丽文本人来说,主导初选,既能积累威望,也能牢牢把控党内资源。 而像韩国瑜这样的潜在候选人,也会因此获得更公开、公平的竞争空间。 这种玩法看似更民主透明,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初选搞得不好,容易引发内耗,反而削弱整体战斗力。就像美国两党初选,常常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后让对手渔翁得利。 其实,国民党这场权力博弈,说白了就是从“定于一尊”向“程序正义”过渡。郑丽文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谁也别想靠关系和人情攥住党权,只有拼实力才有资格带队冲锋。 这种变化,既有利于激发党内活力,也考验着各方的妥协能力和团结水平。 国际社会其实早就盯紧了台湾政坛的这股新风向,毕竟国民党能否有效整合资源、团结向前,直接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走向。 尤其是在民进党执政遇到压力、岛内民心思变的当下,国民党这场“内战”结果,将决定谁能在接下来的大选中扮演关键角色。 这一次郑丽文和卢秀燕的正面交锋,不只是党内两大派系的明争暗斗,更是对国民党未来权力结构的重新洗牌。曾经的“卢秀燕共主”神话被打破,党内竞争正式进入新阶段。 接下去的2026年地方选举,将是检验郑丽文领导力和卢秀燕影响力的试金石。 国际社会也会继续密切观察这场“茶壶里的风暴”,因为它背后牵动的不只是国民党内部的你争我夺,更是台湾政治生态和区域格局的微妙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