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权前夜,高市没想到,先等来的不是北京贺电,而是中方雷霆一击 日本政坛一夜换天,高市早苗刚刚坐上首相宝座,外界都盯着中方会不会照常送上一份祝福。结果,等来的不是贺电,而是中方外交部的一记重锤,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其实,外交上的“祝贺”这事儿,向来讲究分寸。按惯例,邻国领导人上台,大家都发个贺电,既是礼数,也是风向标。 可这回,中方没有照搬套路。外交部发言人郭嘉坤的表态干脆利落,只说“注意到此事,这是日本内部事务”,没有半句祝贺。 这种处理,意味深长,跟以往中方对日本或其他国家领导人上任时的热情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以往中国对岸田文雄、菅义伟等人上台时,都至少象征性地表示祝贺。 更值得琢磨的,是郭嘉坤的后半句话:“希望日方相向而行,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信守在历史和台湾等问题上的承诺。”这话句句有分量。 所谓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的“定海神针”,里面的原则可不是说说而已。尤其是历史和台湾问题,一直是中日之间的高压线。 高市早苗过去在这些问题上的表态,早就让中方心里有数。她频频参拜靖国神社,对台湾事务指手画脚,这些举动本身就是在挑战中方底线。 中方这次不留情面,直接划线,等于提前给高市上了一课。国内媒体评论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评价这波表态“措辞严厉、直指要害”,警告意味十足。这不是单纯的外交辞令,更像是中方在高市刚上台时,提前把门槛立在她面前。 高市早苗这个人,标签贴得明明白白。她是自民党里最典型的“安倍派”代表,保守、右翼,主张修宪,强化军力,对华强硬。 日本媒体早就分析过,高市的执政方向只会让日本政治进一步偏向右边。她和日本维新会的合作,让整个政坛气氛更激进,相比之前自民党和公明党的联合政府,政策走向更不稳定。 再加上美国一直在背后推波助澜,鼓励日本“多出点力”,配合美日同盟遏制中国。美国总统特朗普和财政部长贝森特不止一次表态,要让日本在亚太地区做“更大的贡献”。 这种外部压力,直接影响了日本的对华政策走向。高市政府要想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点,难度比登天还大。中方这次发声,明显是未雨绸缪,防止日本新政府刚上台就走上对抗老路。 摆在高市面前的现实其实很直接。中日两国的国力差距越来越大,这不是嘴上喊几句口号能弥补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明摆着,无论是GDP还是军费开支,中国都远远甩开日本一大截。 前几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试图挑衅,结果中方出台贸易政策限制,直接让日本企业叫苦连天。 除此之外,日本还和俄罗斯因为南千岛群岛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地缘环境越来越被动。和大国闹矛盾,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中方这次的回应,表面上看是强硬,实际上是有分寸的。没有情绪化,没有失态,只是把底线说清楚,把红线划明白。 合作有益,对抗必损,这是大国应有的姿态。中方一方面展现出足够的战略自信,另一方面也没有关死大门。高市政府如果愿意顺势而为,中日关系还有转圜的余地。如果非要一条路走到黑,那后果只能自负。 中方的“雷霆一击”,既是警告,也是善意的提醒。该怎么走,看日本新政府的选择,但中国的立场很清楚:原则问题寸步不让,维护自身利益绝不含糊。 参考资料:高市早苗当选日本首相 中方:希望日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2025-10-21 15:26·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