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贺敏学被抓,毛主席得知情况后非常惊讶,因为贺敏学不仅是贺子珍的哥哥,还

轩叔观察 2025-10-22 15:29:55

1967年贺敏学被抓,毛主席得知情况后非常惊讶,因为贺敏学不仅是贺子珍的哥哥,还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功臣![无辜笑]   贺敏学1904年生于江西永新,家境尚可,经营茶馆为生,十六岁考入禾川中学,与后来成为井冈山重要人物的袁文才结为挚友。   1927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永新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然而仅过一个多月,局势突变,他与八十多位同志一同被捕,即便身陷囹圄,他仍坚持秘密组织活动,并与狱外的袁文才保持联络。   同年7月26日,四县农民武装联合攻破永新县城,里应外合将他们救出。   出狱后贺敏学携妹妹贺子珍、贺怡随袁文才、王佐退入井冈山。   同年9月底,获悉秋收起义部队动向,他积极居中协调,向袁文才说明毛泽东所率部队的性质与情况,为两军顺利会师创造了关键条件,这一举动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在井冈山斗争期间,贺敏学屡次承担重要任务,1928年8月黄洋界保卫战中,他在后方仓库发现三枚遗留炮弹,并亲自运抵前线,尽管只有一枚成功击发,却有效震慑了敌军。   在龙源口战斗中,他指挥永新赤卫大队作战,取得全歼敌军一个团的战绩,红军主力长征后,贺敏学留守南方坚持游击战争三年,随项英、陈毅转战赣粤山区,期间多次负伤。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新四军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任二十七军副军长,参与指挥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1949年4月20日晚,他所率部队成为全军最早突破长江天堑的先锋力量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贺敏学主动选择转入建设战线。他从华东防空军司令员岗位转业至地方,先后在上海主持棚户区改造工程,参与西北工业建设。   1958年调任福建,主管工业、交通与基础建设,1954年6月,贺敏学因公务赴京,外甥女李敏将此事告知毛泽东。   毛泽东特地邀请他至中南海会面,这是两人自中央苏区分别二十余年后的首次重逢,会面中,毛泽东肯定他在武装暴动、井冈山斗争和渡江战役中的贡献。   贺敏学一向作风朴素,不尚虚名,陈毅曾表示不解,以他的资历为何职务仅为副省长,身边人员建议他向上反映,他却明确表示不能因个人关系谋求特殊待遇。   在福建工作期间,贺敏学频繁深入基层,实地督导福州港扩建、厦门工业区及三明钢铁厂等重点项目。   1966年运动爆发后,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受到冲击,有人要求贺敏学揭发叶飞,他予以拒绝,并尽力保护叶飞家属及其他受冲击干部,甚至将叶飞子女接至自家照料。   贺敏学对当时出现的混乱局面表示忧虑,他认为多数老干部历经生死考验,不应被轻易否定,并担忧停产停课将影响国家正常运转,被关押期间,贺敏学被冠以“叶飞黑干将”等罪名,屡遭批斗。   在一次雨中批斗会上,他拒绝低头认罪,态度坚决。当被要求揭发叶飞时,他明确表示叶飞是经受过考验的干部,并非所谓“走资派”。   关押两个多月后,其妻李立英与女儿通过李敏向中央传递消息,信件经周恩来转呈毛泽东,毛泽东随后表态,对贺敏学的党性表示信任,在其过问下,贺敏学在被关押八十三天后获释。   恢复自由后,他担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后当选全国政协常委,仍持续关注地方建设,晚年重访井冈山时,他细致查看革命遗址,并强调历史叙述应准确客观。   1988年4月26日,贺敏学在福州逝世,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在追悼会上评价其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叶飞所送挽联写道:“上井冈赴疆场初显英雄本色,逢浩劫处逆境更见烈士高风”。   次年其骨灰安放于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贺敏学一生历经武装斗争、政权建设与特殊时期考验,始终坚守信念、实事求是。   网友们敬佩不已:   “这位老革命真是低调得让人心疼啊!立了那么多大功,却从不张扬,连陈毅都为他‘抱不平’,这种品质在现在太难得了。”   “看了才知道贺老这么多故事,尤其是三发炮弹打退敌人和最早渡江,真是猛将!但更佩服他在特殊时期能坚持原则,保护同志,宁折不弯,这才是真英雄。”   “历史不应该忘记这样的功臣,如果不是毛主席过问,后果不堪设想,他妹妹是贺子珍,这层关系他完全可以用来自保,但他偏偏不用,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令人肃然起敬。”   “细节见真章!叶飞的孩子没地方去,他就接到自己家,在那种环境下,做出这个举动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善良,说明他是真的把同志当亲人。”   “从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到脱下军装去搞建设,还搞得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从不讲条件。”    贺敏学同志在逆境中坚守的“不搞关系”的原则,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各位网友,您认为这种“不搞关系”的品格,在今天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有着怎样现实意义?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0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