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海南试射导弹?这个操作把西方都整蒙了,尤其是美国,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熹然说历史 2025-10-22 23:51:01

中国在海南试射导弹?这个操作把西方都整蒙了,尤其是美国,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2024年9月25日早上8点44分,一枚导弹从海南岛腾空而起,划过12000公里的弧线,精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海域。这是中国时隔44年后再次进行洲际导弹全射程试验,而发射地点的选择,让盯了中国北方发射场几十年的西方情报系统一时没反应过来。 说起洲际导弹试射,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西北大漠、戈壁滩、酒泉基地这些地方。毕竟从上世纪开始,咱们的战略导弹基本都是从北方发射的,连外国的侦察卫星都养成习惯了,天天盯着那几个固定点位看。结果这次直接从最南端的海南岛发射,这步棋下得确实有点出人意料。 这次试射的是东风-31AG洲际导弹,用的是8轴特种运输车,公路机动性特别强。从照片上能看出来,发射阵地就是一片普通的空地,周围还有居民区,不是什么预设的专业发射场。这说明啥?说明这玩意儿真的能做到”想在哪打就在哪打”,不需要复杂的阵地准备。 为什么要选海南?这里面门道可不少。首先,地理位置的变化直接破解了对方几十年的防御布局。日本、韩国、台湾这些地方部署的雷达和反导系统,都是按照北方发射路线设计的。从海南往南打,导弹不走传统的北极航线,而是直接向东飞向太平洋,阿拉斯加那套价值几百亿美元的反导系统基本就成了摆设。 其次,海南的位置对海基核力量演练也有特殊意义。榆林军港外面就是南海深水区,是战略核潜艇最理想的活动水域。在这练发射流程,既能为潜射导弹做准备,又不用像从渤海出发那样穿越第一岛链被人全程”围观”。 再说说这枚导弹本身。外界之前一直认为东风-31系列射程在8000到9000公里,这次用高弹道模式轻松打出1.2万公里,证明真实能力远超估计。这背后是固体火箭燃料技术的又一次突破,新一代科研人员在老一辈科学家打下的基础上,又往前走了一大步。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段往事。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东风-31导弹的机密信息曾经被泄露。导弹技术专家郭万钧和台湾间谍沃维汉勾结,前后泄露了7项绝密情报,让美国和其盟友对东风-31的性能参数了如指掌,还专门针对性地部署了拦截系统。2008年两人被执行死刑,但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正因为有过这样的教训,这些年来,咱们在导弹技术的改进上一直没停过。从东风-31到东风-31A,再到现在的东风-31AG,每一代都有实质性的技术升级。这次试射用的东风-31AG,内部的导引系统和技术体制已经完全更换,加装了减阻杆、采用了分导式弹头技术,和当年被泄密的型号相比,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代产品了。 这次试射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中国提前向联合国五常通报了发射计划。这种透明度在以前是很少见的,但正是这种自信的表现反而让国际社会反应平稳。美方确认这有助于降低风险,法国也确认了落点安全,倒是某些小国家的抗议显得特别苍白。 从技术角度看,这次试射验证了整个发射流程的可靠性。导弹从内陆基地长途机动到海南,经过台风刚过后的复杂环境,在没有预设阵地的情况下进行发射,还要携带诱饵突防,最后分毫不差地落入预定海域,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完美。这种全流程的实战检验,比单纯的技术参数测试要有价值得多。 更重要的是,这次试射改变了外界对中国战略导弹部署的固有认知。以前大家都觉得洲际导弹只能从北方发射,现在证明了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发射阵地。这就逼着对手不得不把侦察和拦截资源分散到更大的范围,防御成本和难度都成倍增加。 海南这个位置,从此也从一个单纯的南海防御支点,变成了战略投射的前沿基地。可以预见,这里未来会成为常态化的训练场,不断检验和提升战略反击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试射的时间点也很有讲究。2024年正值建国75周年,44年前的1980年5月18日,中国首次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当年《人民日报》还发了号外。这次试射,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战略威慑力量的真实水平。 从北方到南方,从固定阵地到公路机动,中国的战略核力量正在变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难以预测。这次海南试射,你觉得最大的战略意义在哪里?对未来的地区局势会产生什么影响?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998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